德國哲學家黑格爾曾說過:“音樂是流動的建筑,建筑是凝固的音樂”。
實際上,建筑不僅是凝固的音樂,更是凝固的歷史、文化和藝術。歷經歲月的洗禮,靜靜佇立在那里,總能在不經意間,觸動人的心弦。別墅,則是這凝固音樂的完美體現。
眾所周知,別墅除“居住”這個住宅的基本功能以外,更是主要體現生活品質及享用特點的高級住所。
別墅與藝術的珠聯璧合
別墅在西方可以追溯到古羅馬時期——著名的哈德良離宮是別墅的典范,也是羅馬的繁榮和優雅在建筑上的體現;意大利建筑師帕拉第奧“圓頂別墅”,法國文藝復興時期,古典主義費朗西斯一世的楓丹白露,路易十四的凡爾賽宮等對世界產生廣泛影響。
中國古代稱別業、別館。西晉開始出現別墅,如洛陽石崇的金谷別墅。此外,歷代著名的別墅有唐代藍田王維的輞川別業、明代蘇州的拙政園、清代杭州的金鳛別業和北京的勺園。
其實無論中西,別墅最基本的特性數千年來從未改變。從古代秦皇的苑囿、古羅馬的別墅到今天的現代派別墅,所滿足的不僅僅是一種物質生活的需要,更多的是一種生理和心理意識的需要,因為買別墅的人并不是因為缺房子,而是想逃脫浮華、喧囂的氛圍,去尋找一個真正屬于自己的領地,安頓自己的心靈。
現如今,大都市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尤其對于生活在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的人們來說,享受生活、放慢腳步已經逐漸成為一件奢侈的事情。同樣,隨著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人們在精神文化和品質生活方面的需求也是日益增長。
最近10年間,北京土地供應大幅放緩,別墅土地幾近斷供。2016,國土資源局重申,全國各地將停止審批別墅類供地和辦理相關用地手續,對聯排別墅、低密度花園等類別別墅項目的審批也將進一步控制。
9月21日,名為“天造·匠心2017歐洲國寶工匠藝術展”在民生現代美術館上演,這也是北京莊園的正式亮相。一場“藝術與建筑”的邂逅,不僅是選擇一種價值匹配的生活方式,也是感受其內在傳遞的生活品質。
物以稀為貴,在純獨墅社區新盤即將絕跡的背景下,位于京北區域的北京莊園,容積率只有0.6,其稀缺性不言而喻。
與其說是一座住宅,北京莊園的建造者更愿意將它視為一件藝術作品。這是董事長親自參與設計的住宅,憑借20年別墅居住、裝修經驗,對空間規劃、功能需求和別墅精裝、居者品味有著深刻的切身領悟,直接領導前期研發,帶領研發團隊全球考察,親自參與各品類精裝建材、產品的甄選。
在5年時間的里,研發團隊足跡遍布歐洲,深入礦脈與采石場,從一座座歷史悠久的皇家宮殿、五星級酒店中汲取的經典元素與靈感,并與這些經典筑作背后的設計大師及團隊達成合作,堪稱一座重現歐洲悠久文明的別墅裝飾博物館。
關于建筑與藝術,有人為,它們之間存在著“通感”;也有人說,建筑就是藝術的一部分,建筑和藝術永遠是一個對話的狀態,永遠保持著關聯性。
豪宅搭配藝術品成為世界趨勢
藝術,是入情。藝術的美可以從日復一日在同一個動作上精進,技進乎道之中得來;也可以從情緒的極致抒發,藝通乎神之中得來。兩種路徑同樣可以抵達性靈,觸動人心最普適的愉悅。
愿山谷成為我們的街道,綠徑化作我們的小巷,穿過葡萄園彼此造訪,衣裳留著泥土的芳香。我們有石頭、磚塊和稻草,也有鑿子、泥鏟和土地,我們開始建造。一塊雪山下的石頭,一寸手工縫的針腳,多么平凡的東西,卻也藏著一個個故事——沒有什么離奇的情節,然而當冬天在爐邊閑坐,或夏天在樹下納涼,講起來卻也動聽。
藝術品與豪宅似乎天生就是一對兒,北京莊園自誕生之初就注重藝術氣氛的培養,整體建筑采用法式和意式風情,并收藏了多位頂級藝術大師的作品。中國當代先鋒藝術創作團體創作的《愛婆羅》;新銳雕塑家徐升的漢白玉雕塑作品《白色像想》;世界藝術巨匠列賓的油畫作品《風景》;俄羅斯十九世紀末期現實主義畫家謝洛夫的油畫作品《人物習作》;當代藝術大師韓美林的雕塑作品《馬》等。
“現在,在房產中恰到好處地加入藝術品能夠讓房產輕松升值3%—4%。”賈爾斯·漢娜,美國佳士得國際房地產公司的高級副總裁最近公布了一個趨勢:讓頂級豪宅和藝術品產生融洽的關系有了一種必要性,這一趨勢過去十年在美國已越來越顯著,在英國也逐漸明顯。據《金融時報》報道,時代地產公司(TimeEquitiesInc)創始人格林伯格選擇出借、購買和預定藝術品,專門用于公司開發的200多處房產;史蒂夫·韋恩在五星級酒店百樂宮(Bellagiohotel)中,嵌入了早期繪畫大師和印象派大師的藝術真跡;阿根廷地產商愛德華多·克里斯坦蒂尼私人收藏200多件,在他的新項目OceanaBalHarbour中,購買者可以獲得杰夫·昆斯兩件作品的共同所有權。另外,更有英國開發商芬查頓公司(Finchatton)雇傭設計師為自己負責的房產項目選擇相應的藝術品,甚至幫客人挑選藝術品。
“企業主和高管等高端消費群體的豪宅,是未來個人藝術品消費市場的主體。”有藝術投資領域人士就指出,“豪宅+藝術品”的消費潛力其實空間不小,未來的趨勢將會更加的明顯,越來越多的人會選擇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