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貫中 《三國演義》
東漢末年軍閥割據、群雄逐鹿,魏、蜀、吳三國鼎立,一時多少權臣謀略殺伐,多少謀士斗智獻策。看慣了以蜀漢為主線的三國故事,最近熱播的《大軍師司馬懿之軍師聯盟》(以下簡稱《軍師聯盟》),則從另一個視角為我們展現不一樣的三國。
《軍師聯盟》劇照
少了羽扇綸巾、智謀無雙的蜀漢丞相諸葛亮,《軍師聯盟》為我們刻畫了一個與諸葛亮智謀相當、長期對峙的司馬大都統——司馬懿。如果說“天下三分,分久必合”,那么天下一“合”的關鍵就在他。
司馬懿鷹視狼顧 《軍師聯盟》劇照
曹魏當時不乏能人志士,擅長謀略者更不在少數。在《軍師聯盟》中著墨頗多的楊修,就是其中之一。不過,與楊修見罪于曹操被斬不同,司馬懿卻笑到了最后。憑智?靠謀?其實不必再翻史書,只用分析劇中這三點就能洞悉其中關竅。
壹
一場月旦評暗定二人命運走向。在《軍師聯盟》開篇,司馬懿與楊修的初次交鋒,就在于品評天下才俊的月旦評。身為許都第一名士的楊修,對東平劉禎的品評犀利僅列二等,當被追問何人堪當詩文一等時,他華辭盛贊曹操與曹植詩書氣概,夸得人群中旁觀的曹操笑意滿臉。隨后,楊修品評批判司馬孚的尚書六注有錯,司馬懿持論登臺與楊修就“咸有一德”開辯,雖然楊修身負才名張揚犀利,但司馬懿細致謹慎心思沉穩也應對有道。一場激辯之后,臺上楊修啞口無言,臺下才俊無不點頭稱贊。對于曹操而言,這二人都身負奇才,一個論對錯,一個談治世,不過,知人者遠不及自知者眼界開闊,此刻恃才放曠的楊修在曹操心中已與司馬懿有了高下之別。
月旦評上司馬懿與楊修激辯 《軍師聯盟》劇照
貳
兩枚令旗送出一個真正贏家。關于立儲之事,曹操一直在立長與立賢之間舉棋不定。經過一番思量,曹操命校事府詔令曹丕、曹植兩人各執一枚令旗出城犒軍,并下令東西城門守衛嚴禁任何人出去。曹植、楊修二人奔至城門,楊修遇阻揮劍刺死城門守衛輔助曹植順利送達令旗,而另一邊曹丕欲揮劍之時被司馬懿攔下,終因令旗未送達受軍法處置入獄。從表面上看,楊修助曹植贏得干凈利落,但實質上,楊修急功近利思慮短淺而不自知,太過想贏反而只看到了曹操的表面用意。楊修不自知只贏了一時失了一世,不知曹操則只為曹植贏了平原侯失了魏王位,而參透了曹操用意的司馬懿雖輸猶勝。如果說楊修與司馬懿才謀不相上下,那他二人成敗的關竅就在于:自知。
曹丕與司馬懿身陷囹圄 《軍師聯盟》劇照
叁
一塊雞肋折射兩種命運。俗話說“看破不說破”,楊修與司馬懿最后一次較量,就輸在不自知的“說破”上。曹操親征,司馬懿與楊修同往。正值進退兩難之際,曹操多番思量,頒布口令:雞肋。“食之無肉,棄之有味”,同樣猜對“雞肋”關竅,司馬懿自知他是來打仗而非斗智,心領神會并不多語,而行軍主簿楊修則讓隨行軍士,各收拾行裝,準備歸程。曹操得知后大怒,因雞肋背后事關曹魏太子之爭,楊修自作聰明因罪被斬。這場終極較量一個即將迎來巔峰,一個性命不保,自知與不自知高下立見。
得知楊修揣測其心思后的曹操 《軍師聯盟》劇照
《孫子·謀攻篇》有云:知己知彼,百戰不殆。論才學楊修可為許都第一名士,可品評天下士子詩文,可作為亂世權謀之臣,自知必須是首位,清楚自己的底牌,正確預估自己的實力遠比拼命揣測別人的意圖、努力爭出輸贏更重要。古今對司馬懿評價為功過兩奇偉,更有人認為他之所以能笑到最后,是因為他能忍能活,可如果是少了自知的能忍能活,那或許該叫“茍且偷生”了吧。
出征前的司馬懿與司馬防 《軍師聯盟》劇照
能掃平三國割據,能撐起一部大劇,司馬懿贏在自知,贏在很了解自己適合什么樣的路。諸葛常談羨,交兵伐謀的較量不只是在智,更在于身。司馬懿重視養生,遵循儒家孔孟“克己復禮”思想,為自己制定了合理且嚴格生活規律,使自己在戰爭頻繁的緊張生活中,避免過度勞累,能夠最大限度的釋放壓力。司馬懿對養生的關注,也讓他從諸葛亮早起晚睡、事必躬親、飯量減小等蜀使透露的細節中,斷定此生勁敵諸葛亮命不久矣。用適合自己的方式,自知的能活,讓司馬懿以高齡取勝,熬走了勁敵諸葛亮,也熬完了曹魏四代君主笑到了最后。不管是在群雄并起的三國,還是在生活富足的當代,了解自己的身體,給予自己最適合的飲食與睡眠,本身就是一種偉大的成就。
練五禽戲的司馬懿與司馬孚 《軍師聯盟》劇照
不管是善謀的軍師,還是如今的我們,自知:清楚地知道自己適合什么依然重要。現在,想了解自己的睡眠習慣、找到適合自己的床比三國時代簡單多了,來My Side只要不到5分鐘時間,就能為自己找到最適合睡感的床墊,哪怕是因為睡眠壞習慣引起的小酸痛,它都能為你找到最合適的解決方案。
關于睡眠的自知到底是怎樣的體驗?來My Side試試,找到適合自己的那張床,贏得好夢與健康的感覺,真的很奇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