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軍師司馬懿之軍師聯盟》(以下簡稱《軍師聯盟》)幾經周折,終于在六月下旬上檔,精良的制作和全員在線的演技,令觀眾倍感驚喜,在網臺兩端都取得了亮眼的成績。值得注意的是,除了獲得了一眾劇評人的推薦外,該劇也收獲了一批90后、甚至95后的網絡“自來水”,老少咸宜、男女通吃,這也正是近些年現象級大劇的一大共性。
《軍師聯盟》豆瓣評分目前維持在8.3分并趨于穩定。該劇獨辟蹊徑,以司馬懿的角度切入三國時期詭譎的歷史風云,劇集的熱播和口碑的發酵也引發媒體熱議:
媒體報道的角度更多圍繞題材新穎、演技在線等方面,聚焦吳秀波和劉濤演員本身的文章也大多從演技切入,足見這部劇在沒有IP積累的情況下,成功憑借題材和演技圈粉。
劇集火熱的背后,該劇的觀眾結構卻引發關注。雖然無小鮮肉加盟,但吳秀波、于和偉、王勁松等一眾大齡戲骨卻吸引了眾多95后觀眾。不管是與同題材的新老《三國演義》對比,還是與同檔期熱播劇相比,抑或是與近幾年的口碑劇相比,《軍師聯盟》觀眾年輕化的趨勢都十分突出。
三部“三國劇”,雖然都是30-39歲觀眾占主流,但《軍師聯盟》20-29歲觀眾明顯高出很多;
從同期劇集對比來看,《軍師聯盟》與青春校園劇《夏至未至》、大女主IP劇《楚喬傳》的用戶分布相似,甚至更為年輕化,20-29歲年齡段觀眾占比更多;
與近幾年以質量口碑著稱,引起播放熱潮的《瑯琊榜》《大秦帝國之崛起》與《人民的名義》相比,《軍師聯盟》也呈現觀眾低齡化特點。
這樣一部色調沉郁、看似十分嚴肅的歷史題材劇,如何能夠吸引95后駐足呢?
首先,該劇視角獨特,從司馬懿的角度迅速切入,故事性與話題性更強。
同為三國題材,老版和新版《三國演義》均以羅貫中的名著為藍本,演繹整個三國時期的魏蜀吳三國群像,斗爭紛爭復雜,涉及人物眾多,劇情設計偏正,難以吸引年輕觀眾。但《軍師聯盟》更像是司馬懿個人在江湖、在家國、在戰爭中逐漸背棄初心,成為一代梟雄的成長史,人物關系更加集中,劇情展開矛盾性更強,非常易于觀眾迅速投入。
全新的視角看三國,也給觀眾帶來了新鮮的體驗。從視頻平臺的評論顯示,隨著劇情深入,觀眾明顯分為了《三國志》和《三國演義》兩派,編劇是否在“洗白”司馬懿成為了熱議焦點,考據黨和劇情黨的交鋒也間接推高了劇集熱度。
其次,出彩的人設加上演員的恰當演繹,令人物之間的互動看點十足。相對于傳統的三國題材劇,《軍師聯盟》對歷史人物的表現沒有順應“刻板印象”,而是在尊重歷史的基礎上合理發散,描繪亂世朝堂之中眾人的珍愛與痛苦、欲望與堅守,更具人性,符合年輕觀眾的審美取向。
比方說,在對于司馬懿的塑造上,劇中不僅有其作為才子和軍師的一面,亦有其作為兒子、丈夫與父親的一面,民間熟知的奸雄形象與劇中懼內的書生形象形成了鮮明的反差,吳秀波、劉濤兩位實力派演繹的“種花夫婦”日常讓該劇更具生活氣息,也讓主角形象更加豐滿立體,這種生動、鮮活、接地氣的溫馨情節還吸引了不少95后女性觀眾。
年輕觀眾滾滾而來,自然也少不了專屬他們的解讀方式,曹操與郭嘉、曹操與荀彧之間的對話瞬間變得gay里gay氣[doge.jpg]……
類似以上情節在“軍師男子天團”互動中頻頻出現,令一眾腐女蜂擁而至。當然, CP什么的只是大家調侃,追根溯源,還是在于人物塑造得足夠生動有力。即便是95后,也會折服于吳秀波、于和偉等老戲骨的演技,而非一味追求鮮肉與顏值。
此外,該劇制作精良,畫面質感高級有電影感,節奏緊湊無廢話堪比美劇,也是吸引年輕觀眾的一大因素。
不僅歷史劇需要考慮年輕化破局,如何博取“9000歲”的歡心早就成為了整個劇集產業思考的問題。許多業界大咖早已意識到,年輕觀眾在互聯網環境中成長,胃口已被海外劇養刁,想要吸引他們的關注,一定要拿出與主流電視劇不同的東西,要么是更獨特的創意,要么是更精良的制作。
對于歷史劇來說,想要以年輕偶像和言情元素吸引關注,往往弄巧成拙,招致褻瀆歷史、過度娛樂化的差評,反而那些看似中老年趣味的歷史劇更有“網紅”潛質,如《大秦帝國》系列和《大明王朝1566》,相信主創的初衷里絕無向“9000歲”低頭的傾向,但就是制作走心、演技在線、臺詞有格調這最基本的幾點,讓這些劇廣受年輕觀眾追捧。
既然是歷史劇,高級感必不可少,概念不怕高,規格不怕高,配置不怕高,這樣方能與市面上那些“妖艷賤貨”拉開距離。《軍師聯盟》采用電影的拍攝手法,選角也是人氣與演技雙重考慮,在混亂紛繁、良莠不齊的網劇市場中實屬一股清流,也恰恰迎合了精品化的轉型需求,唯有這樣的劇集才能真正撬動未來龐大的付費市場,以及將成為付費主力的年輕用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