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娛樂網訊www.yule.com.cn (文/愛地人)首先祝賀張碧晨進入了今年《歌手》的總決賽,這也是今年第一位、并且是唯一一位進入總決賽的挑戰歌手。也就是說,如果把今年《歌手》的挑戰歌手,單獨組一個局,那么張碧晨就是挑戰歌手分賽場的冠軍。雖然這是玩笑型的假設,但單純從這個結果,你應該多少感受到一點張碧晨的實力光環了吧?!
當然,聽歌的事情不能靠想象,還得憑作品本身說話。不得不說,在這次《歌手》的半決賽上,十組歌手真是都放了大招,除了張碧晨和杜麗莎之外,其他八組歌手或者是在選曲上,或者是在編曲上各顯神通,甚至是葷腥十足。
而相比之下,杜麗莎和張碧晨的選曲,則是最為素雅的。比如在沒聽到演唱之前,單看半決賽的歌單,就明顯感覺杜麗莎和張碧晨的作品,相對于《歌手》舞臺這個層面,是最不討好的,也是很難在爆點意義上能夠出彩的。這兩首作品更像是適合錄音室,而不是競賽舞臺的作品,編曲、樂手、燈光、舞美都插不上手。所以,最后只能靠歌手自己。
也真的是藝高人膽大,藝越高、膽兒越肥。你們以為張碧晨的選曲,是和排名過不去,但其實她是和自己“過不去”。對于好的歌手來講就是這樣,舞臺越大,她越想到的不是歌迷,而是自己。比如這一次來到《歌手》,張碧晨第一場就唱了張學友的《時間有淚》,在半決賽又唱了莫文蔚的《不散,不見》,兩首歌曲有一個共通特征,就是都算是華語樂壇半冷門歌曲,雖然有一定知名度,卻并沒有大的傳唱度,而且由于旋律上沒有那種令人發指的流行性,所以對于歌手的掌控,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不散,不見》的作曲是常石磊,這位80后的天才音樂人,本來就是學院派的代表,而《不散,不見》這首歌曲,也是學院流行歌曲的代表。這首歌曲的難度,就在于它沒有現成的朗朗上口旋律,就是那種誰來唱都可以紅的旋律,《不散,不見》的旋律,是需要歌手的配合,才能完成和作曲人的共通創造的。
如果說莫文蔚的版本,強調的是一種從容與優雅,并且用了一種獨語的方式的化,那么張碧晨則很好地結合了自己的唱功,將一首原本屬于小品的歌曲,處理出一種戲劇化的張力。
當然,這并不是說張碧晨的版本,只有戲劇而沒有細膩。張碧晨在《不散,不見》里的演繹,讓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主歌部分既唱的細膩,又賦予了這種細膩以力度,而這在以往華語樂壇的傳統里,似乎是彼此矛盾的。演唱上如果細膩,那就只能走感性的路線,收回來唱;如果要有力度,就一定會結合情緒的釋放。而張碧晨在這首歌曲里的處理,則很好地平衡了兩者,尤其是清亮卻鋒利的聲線,更是透著一種金屬的光澤,聽來十分養耳。
和莫文蔚的版本不同,張碧晨還給《不散,不見》這首作品,增加了情緒的遞進與推動,從而將作品體現出一個有延續性的層次,尤其是最后部分的高音,真的是層層疊疊又層次分明,更將情緒推到了一個頂峰的高度,而這個高度,又是一般人在正常的情況下,無法到達的情緒高度。為什么要有藝術這樣形式的東西存在,不就是要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嗎?至少在這部分處理的硬實力上,已經充分證明了張碧晨此前為什么能拿《中國好聲音》的冠軍。
一首你以為就是那樣的《不散,不見》,卻被張碧晨唱出了高度,這種自我的挑戰和登高,或者就是張碧晨參加這次《歌手》的目的。其實,不僅僅只是《時間有淚》和《不散,不見》這種靜中有動的歌曲,張碧晨在這次《歌手》的舞臺,不僅呈現了她縱向的高度,同親演示了音樂橫向的寬度。
截止到半決賽,張碧晨在這次《歌手》舞臺,一共唱了五首歌曲。如果說《你給我聽好》、《時間有淚》和《不散,不見》,證明的是唱功,那么《紅玫瑰》和《胡桃夾子》這兩首歌曲,則補全了張碧晨作為一名當代歌手的完美拼圖,總結下來,就是不會跳舞的創作人,不是一個好唱將。
順便透露一個數據,《紅玫瑰》和《胡桃夾子》這兩首歌曲,其實還在本次的《歌手》節目中,分別創造了一個紀錄。前者是今年第一首歌手唱跳作品,后者則是今年第一首、也是唯一一首歌手赤腳演唱的作品。而張碧晨本人,還是第一位進入總決賽的踢館歌手。
《紅玫瑰》里的剛柔并濟,注重的同樣是在一首歌曲里,唱出兩種層次,而中間一段探戈舞,則說明張碧晨作為一個歌手的全面素質,簡直像是八、九十年代香港明星的升級版,明明唱的那么好,卻偏偏還要靠舞蹈加分這一點,甚至是那一代的香港歌手都不能做到的。而《胡桃夾子》則表現出張碧晨出色的創作才華,而且張碧晨的寫歌,不是熟讀唐詩三百首的那種寫,那種純粹以哼唱完成譜曲的寫,《胡桃夾子》完全是一種學院化的創作,結合了一些西方歌劇和舞臺劇的創作技巧,并且將自己的聲線,也寫了進去,不僅可以將唱功最大化,還可以通過自己創作的方式,將自己的演唱潛力繼續挖掘出來。
所以,到了這個程度,張碧晨究竟能在《歌手》總決賽獲得什么名次,已經是一個完全不重要的問題了。在張碧晨演繹了出彩的《不散,不見》之后,我們唯一要做的,就是與她在總決賽不見不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