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懸疑和科幻的資深愛好者,啟山在看小說、動漫、影視作品的時候常會思考故事怎么編才會更好看,經常會有腦洞大開的聯想,所以他決定把這些腦洞和故事都記錄下來,分享給更多的人。他還參加了多家美國幻想文學類協會。經過潛心構思和寫作,啟山創作了一部關于大腦、記憶、自我認知、和追求永生的懸疑科幻小說《記憶迷蹤》—“醒在停尸房,又成通緝犯”,并加入驚悚要素,構成了一連串燒腦故事。《記憶迷蹤》已由化工出版社在2017年一月正式出版。
小說主要講述了一個超級富豪利用邪惡的詭秘醫術來永葆青春的故事,書中還涉及了“貧富分化”等全球性熱點問題。小說曾在網上連載,廣受好評,天涯百度點擊破千萬,起點新書榜排名第一。
實體書出版之后,得到了當當網的首頁推薦,在“當當網新書熱賣榜”、“亞馬遜新品排行榜”、和“亞洲好書榜”都名列前茅。小說還得到了“十點讀書”、“青春影焦圈”、和“小說影視劇資訊”等16家微博大號推薦,總計粉絲超千萬,閱讀量達三百多萬。
有讀者評論道:“《記憶迷蹤》這本小說,開創了這類型小說的新思維,新流派,無論是文字的精煉,還是情節安排,都顯示了作者深厚的國學功底,引人入勝,讓讀者有一種代入感,情節迭起,處處有伏筆,當你認為故事的結果是某個之后,卻反其道而行,讓我詫異無比,情不自禁的想看下去,為主人公時而擔心,時而高興,時而哀愁,時而興奮,可以說,這本《記憶迷蹤》,是近來網絡小說界中的精品,值得一看!”
當被問及如何兼顧日常工作和寫小說的時候,啟山并不認為兩者之間有矛盾,甚至是互助的。寫小說可以調劑日常生活,如果是真心喜歡的話,寫故事本身就是一種休息和娛樂。“當看到自己的小說印成書的時候,那感覺是極為美妙的。”
史蒂芬·金的作品對啟山影響最大。作為美國最暢銷的小說家之一,史蒂芬·金把多種元素融入到科幻作品里,很多時候他的科幻腦洞只是對故事背景的解釋而已,“軟”到不能再“軟”,但非常暢銷。“所以只要寫出好看的故事,科技概念不需要太復雜,科幻也能成為大眾文化。”
科幻對生活的積極意義
啟山與雨果獎得主郝景芳合影
啟山認為,科幻就是科技發展對人和社會能產生何種影響的幻想故事。很多科幻作品都以悲劇收尾,所以有人說科幻是宣揚“科技危害論”、是反科技的,其實并不是這樣,我們只有料事在前,把科技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先想到,寫出來,引起討論,提出解決辦法,看看能否避免負面情況發生,我覺得這就是科幻最積極的意義。
啟山還參加了2016年雨果獎的頒獎典禮。談到東西方文化差異,他在美國留學的時候就體會到了各方面的差異。“參加雨果獎就會發現,美國對幻想類作品的劃界不是很清楚,會看到《星球大戰》《權利的游戲》和《哈利波特》的展品都混在一起。而在中國,你絕不會看到《三體》和《西游記》放在一起。這可能是因為美國的幻想文學包容性強,也可能是因為美國玄幻魔幻歷史較短,一直都是和科幻混在一起發展的。而中國神話故事源遠流長,科幻則剛起步,所以無法放在一起。啟山表示,中國幻想類小說的未來發展將會越來越好,在國際上的影響力也會越來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