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視劇行業進入了‘嚴冬’……”網劇的春天已經來臨。
在4個月前的第十三屆中國國際影視展上,當眾多業內人士如此唱紅網劇,唱衰電視劇的時候,并沒有多少人站出來反駁。2015年,綜藝真人秀節目爆棚式的輪番上映,而反觀電視劇行業卻一度遇冷,成交量越來越低,觀眾流失也愈加嚴重,但是在劇情類遭遇寒冬的時候,2015年上映的網劇卻好似“一樹寒梅獨自開”《屌絲男士第四季》、《無心法師》、《調皮王妃》均創下了不俗的播放記錄和點擊量。
然而猜中故事開局的人卻在幾個月后大跌眼鏡,隨之而來的幾部熱播劇,給暮氣沉沉的電視劇行業注入了一劑強心劑。從《花千骨》的熱播到《偽裝者》的霸屏,再到《瑯琊榜》引起的話題熱議,中國的電視劇行業在短期的遇冷之后,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
網劇“熱”VS電視劇“冷”
去年,《靈魂擺渡》《暗黑者》等幾部網劇初露鋒芒,收獲了眾多粉絲的褒獎,給一直為人詬病的網劇行業帶來一股新的氣象。淺嘗到甜頭的愛奇藝、搜狐視頻、騰訊視頻等行業巨頭在2015年紛紛放開手腳,開始有計劃有目的地扶持和發展起網劇行業。據不完全統計,2015年,國內投資在2000萬以上的網劇近20部,投資在5000萬到1億之間的約5部,國內網劇真正進入了“超級元年”,體量龐大、投資井噴。
“這頭”熱火朝天,而“那頭”卻并不買賬。由于“監管乏力,準入門檻較低,制作成本低廉”導致網劇粗制濫造的現象依然備受網友吐槽。號稱總投資8000萬的《盜墓筆記》,一經播出便被網友封為影視界的“五毛特效之最”,無劇可出其右;因雷人劇情而“飽負”盛名的《白衣校花與大長腿》不僅被王思聰、回憶專用小馬甲等網絡大V集體吐槽,更是連“親媽”愛奇藝都忍不住站出來自黑。除《心理罪》《無心法師》等極少幾部優質IP被人追捧外,絕大多數網劇都被網友批評“粗糙無下限”“缺乏誠意”。良莠不齊的行業亂象深深制約著網劇行業更進一步的發展,本就根基淺薄的網劇要想在短期內突圍出局更是難上加難。由此可見網劇雖然“有熱度有但余溫不足”和沉淀熒屏多年的電視劇比起來,還是有難度。
雖然未能引領影視行業進入新的時代,但網劇的盛行為卻電視劇行業開拓了新的思路。以年輕人群為消費導向的策略既已被證實大有可為,電視劇行業也逐步發力,開始改變傳統的的題材格局和拍攝模式,在創作上趨于多樣化、類型化,瞄準年輕的受眾領域,有計劃地向“年輕化”模式轉型。
網劇促使電視劇觀眾粉絲經濟
作為大眾文化的主要載體形式,電視劇在過往一直引領著社會的價值觀念與輿論導向,尤其是以歷史正劇、都市劇等為主的類型素材,從劇內到劇外,從宣傳到評論,無不承擔著講述和宣導的角色。然而在向網劇的“年輕化”模式轉型的過程中,電視劇必須要在引領的基礎上,更多地取悅觀眾,增加娛樂性,這就不得不面對網劇甚至電影產業的粉絲經濟。
在2015年炙手可熱的熱播劇中,無論是《花千骨》,還是《偽裝者》《瑯琊榜》,都在便默默遵循著這樣的轉變,它們顛覆了傳統的套路和形式,專注粉絲經濟,在宣傳中增加了更多娛樂化、噱頭化的元素。《瑯琊榜》近來成為堪稱年度話題性電視劇,不僅因為其正劇的形式和制作,還有賣萌、賣腐、瑪麗蘇等迎合大眾審美的噱頭。本質上這是一部打著正劇的幌子,擊準了當下審美熱點,并高能地將之發揚光大的主流商業電視劇。
隨著觀劇主要群體從60、70后向80、90后的過渡,電視劇行業“年輕化”也成為大勢所趨。不同于沒有根基和品質乏善可陳的網劇,電視劇憑借著足夠雄厚的資金、精良的制作團隊,在既定于以迎合年輕人的“口味”的策略后便能迅速崛起,相信以“年輕化”為策略漸趨轉型的國內電視劇行業,必將會迎來新的春天,而網劇雖然在2015年出現了千萬元以上的制作級別,但是不論從質量還是從體量上來說仍舊是杯水車薪,以目前的態勢來看如果說對電視劇形成斷崖式的阻擋無異于癡人說夢,不過放長遠看,網劇給電視劇帶來的思維轉換是大有裨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