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沉默電話)斯蒂芬·金的小說中曾有這樣一句話:“你在愛我這個人的時候,看到的是我真實的全部——無論缺點、優點,無論美麗或瑕疵,你都能用平常心去接納,熱愛,只因那是宏觀的我,完整的我。”所謂對“完整與真實”的追求,就是這樣一種情思,令人神往。而這段對真實之美的深刻描述,亦能影射到許多事物上:包括情感、人本、文化,乃至我們鐘愛的流行音樂都可包容在內,只因其概念雖大,在生活中的存在卻很具體。梁博的新專輯《迷藏》就像這樣的音樂范例,因為它以同期錄音的模式,將現場演出的即興與瑕疵一并納入最終成品,不但有Live現場的真實,更有一次把握歌手完整面貌的體驗,完全可以說是一次對真實之力的追求。當然,比起瑕疵與缺憾,這種模式給予歌迷的聆聽享受與藝術震撼還是最主要的,一鏡到底的深厚詮釋力,一氣呵成的技術感染力,自然釋放的即興張弛,情到深處的思索挖掘,都展示在不加剪輯、不加扭曲的完整演繹中。《迷藏》的特殊表現,比Live專輯更精致、更精細,又比傳統錄音室專輯有想法、有膽識。而對于搖滾樂來說,這樣的純粹與本質,也讓歌手的形象更加清晰濃烈。
獨樹一格不是目的,是為了堅持做音樂的真誠與熱情。這樣的梁博無法不給人好感,而出身歌唱節目的他,經過幾年的歷練已脫去了那份所剩不多娛樂性,成為專業的歌手與音樂人。賽后沉淀一年才發行的《同名專輯》已是一次洗練,此次全創作專輯《迷藏》更是將個人化發揮得淋漓盡致,在音樂質感、產品理念上都恰到好處。不過,兩張專輯的非傳統制作,讓人再次著耳于梁博的現場唱功,這一點倒是與初識之年如此相似,未曾改變。
《迷藏》共收錄八首歌曲——也許因為其中之一《四季》的存在感較強,所以想把它順勢理解為四個部分,兩兩一組,恰如象征四季的生機、振奮、孤獨與深省。唱片主題并非如此,但八首歌的情緒起伏也許可以這樣解讀,是一個切入的方式。首曲《擁有》在第一時間展示梁博純然、直率的嗓音,豁達純粹,不黏不膩,對真實感的希求就此張開。副歌在貝斯的引導下深沉爆發,鼓點配合精神節奏逐漸加重,酣暢、振奮,為專輯開了一個好頭;《顛倒夢想》的編曲情緒高漲,于內均衡,于外突出,英倫搖滾的色彩加上本土搖滾的感染力,高亢激昂,使人漸入佳境;《融化》與《四季》都由低調的配器切入,前者有鋼琴的舒緩與雅致,主歌飽滿充實,處處埋藏靜溢的力量與隱忍的哀傷。隨著梁博的高音不斷攀升,釋放出躁動的熱度與優雅的暴力。一軌貝斯潛伏在厚實的和音當中,薩克斯將曲的氛圍扭轉到新的情緒境界;后者《四季》則操持著詩意般的內在暗涌,副歌仿佛在未及的橋段不停呼喚,指引聽覺的步伐邁過起伏,直達急待釋放的感情高點。梁博的搖滾力道精準到位,而氣場又淡定、安然,充滿真誠感。
《變了》與《危險》主張音樂的畫面感與故事性,前者以呢喃竊語揭示歌曲主題,也將瑕疵美的自然感帶入意境。演奏中不時有詞句的留白,充滿想象與發揮。歌詞中的“他們都說我變了/變得不可思議了/在我身上有太多可能了/我怎么沒有察覺”傾吐自我,直至3分40秒的強力爆發,讓音樂充滿了十足的戲劇性;《危險》則演繹精湛的布魯斯搖滾,一點爵士,一點復古,調劑著整張唱片的嚴肅感,又有奔放的吶喊宣泄。《不堪一擊》從主歌就展示著深沉的力量,音色動人、旋律動人,歌詞更加動人:“我們都不堪一擊/四季還是如期的來臨/侵蝕每一個地方/只為它的規律”、“所有反復猜想都是個謎/你的背影讓他沉默不語/他多想拉住你/卻懷疑他自己”兩段情緒不同于之前作品的緊繃,而在唱片的黃金分割點灑下深摯、細膩的溫柔與哀慟。搖滾的激烈層層剝離,直至最后一節鋼琴落入深谷的沉默,劃下句點;《日落大道》電子節拍迥異,甚有收場曲的張力,歌詞中“每當黃昏陽光把所有都渲染/我看到夜的黑暗”像暗示迷藏的主題,而蘇格蘭風笛的介入,更為整場演出增添了絢爛風姿。這股力量由靜至動,清逸悠遠又沁入心魄。留白的手法再次出現,讓歌曲仿佛不只是歌與曲,而是搖滾翅翼下煽人流淚的詩句。
我們習于追求美好,也當然喜歡聽到精致、完美的音樂作品。但音樂始終發自人心,真實與完整的當代理念,正在慢慢號召它的重要性。也許因此,我們更能聽到歌手的深刻心聲,而不僅僅是電子科技的冰冷。有梁博《迷藏》一鏡到底的音樂演出,令人心滿意足。當資源的積累讓人難以分清好壞,記得訴諸真實,記得去宏觀接納你的所愛,必是屢試不爽的解藥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