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的國慶檔在一片爭議聲中華麗麗地落幕了,今年,它果然不負眾望,在一片業內預估和猜測的聲浪中,在短短7天的時間內吞下了18.5億的總票房,不僅超過了之前業內人士預估的15億大盤總量,還超越了去年國慶檔10億的票房容量,在這個紀錄漫天飛舞的市場里再添一個新紀錄,有種一時間讓人觸不到天花板的感覺。
就在業內還在為今年春節檔報收的17億總票房欣喜之余,萬萬沒想到這個紀錄在不到8個月的時間內就被打破了。在全年以假日消費拉升票房曲線的幾個檔期中,觀影的主流人群帶動家庭型結構觀影的效應明顯,對于60后和70后而言,在他們全年有限的觀影名額中,春節檔和國慶檔自然是首選。因此,面對這些“突如其來”的非主流受眾,喜劇和科幻特效這類具有合家歡屬性的電影,成為近5年國慶檔摸索出來相對成熟的一種商業電影類型。
縱觀近5年的國慶檔票房冠軍,從2011年吸金1.75億的《白蛇傳說》,到2012年艱難吞下1.47億勉強稱冠的《太極:從零開始》,到2013年“一片獨大”豪取6億的《狄仁杰之神都龍王》,2014年鯨吞11.7億的《心花路放》,再到今年硝煙還未結束的“F4”《港囧》《九層妖塔》《夏洛特煩惱》《解救吳先生》,電影市場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刷新紀錄、擴充大盤容量的同時,也基本上奠定了喜劇+科幻/魔幻視效大片“雙雄稱霸”的格局。
跟以往“一片獨大”的風貌不同,今年的國慶檔,這兩個陣營表現出了勢均力敵的吸金實力,一邊是以《港囧》《夏洛特煩惱》為首的呵呵哈哈嘿嘿庶民喜劇,另一邊是以《九層妖塔》獨立作戰的乒乒乓乓奇幻冒險特效片,雖然《港囧》以5天的時間差已經將14.8億收入囊中(截至10月7日),但作為主打華語首部真人怪獸電影的《九層妖塔》和身為“同族”兄弟的《夏洛特煩惱》表現也同樣不俗,分別以5.7億和5.9億(截至10月7日)躋身賣座梯隊,而根據真實案例改編的《解救吾先生》也憑借穩健的票房曲線獲得了1.4億票房。
跟往年國慶檔不同的,今年除了類型上的雙雄割據和票房上的爆炸式增長外,《港囧》在延續囧系列品牌上的“乏力”、《九層妖塔》在中國類型電影上的翻新與爭議、《夏洛特煩惱》作為黑馬喜劇的價值觀爭議以及《解救吾先生》在票房與口碑的倒吊,都成為剛剛過去的這個國慶檔留下的市場思考。
國慶檔喜劇之爭:《港囧》《夏洛特煩惱》
市場表現:“囧”系列品牌后續乏力 “夏洛”不明內勁兒十足
作為“囧”系列的第二部作品,《港囧》一開畫就毫不客氣地以2億的單日票房成績和近60%的排片連破華語電影單日票房紀錄、2D電影首日票房紀錄、華語電影首日人次紀錄等12項紀錄,與兩年前《泰囧》3868萬的開畫成績早已不可同日而語;然而與《泰囧》兩年前打出的漂亮票房拋物線不同的是,《港囧》在第二周的整體市場表現竟比首周末三天下滑了4個百分點,已然不復當年《泰囧》第二周的整體市場表現比首周五天增長了23%的逆天走勢。與此同時,伴隨著票房上的表現,《港囧》在豆瓣、時光等打分平臺上分別為6.2和6.1,與前作的7.5和7.6相比,表現相對平庸。但好在影片的基量較為可觀,截至發稿時,該片憑借“高開”的格局,已經成功打破了《泰囧》創造的紀錄,并將《復仇者聯盟2》《侏羅紀世界》等好萊塢大片甩在身后,躋身中國影史第四位。
同樣作為把目標鎖定在國慶檔的一部小成本喜劇,誰也沒有料到《夏洛特煩惱》以一批黑馬的姿勢突出重圍,作為一部無名導、無大咖、無知名IP的“三無”喜劇,《夏洛特煩惱》在國慶7天分別以4031萬、5092萬、6222萬、7866萬、9858萬、1.11億、1.12億的單日成績打出了一個漂亮曲線,而這個熟悉的曲線走勢并不陌生,與兩個月前暑期檔黑馬《大圣歸來》的票房走勢頗為相似。在豆瓣、時光等打分平臺上,它也分別以8.2和8拿下了國慶檔喜劇電影的最高評價,并從10月4日起,將《港囧》從單日票房冠軍的位置拉下馬,躋身國慶檔一大贏家。
中年危機:《港囧》是中產階級的春夢 《夏洛》是庶民的勝利
有意思的是,作為國慶檔兩部喜劇類型的作品,《港囧》和《夏洛特煩惱》就像一個主題下誕生的“雙黃蛋”。同樣是中年危機的內核,《港囧》用上世紀末港式經典流行元素包裝,表現了一個當代意義上的中產階級對于未滿初戀的戀戀不忘,在看似波瀾不驚的平靜生活背后,是一個中年老男人不安分的心,可以說是對“溫水煮青蛙”式生活的一次反抗,也可以說是人到中年吃穿不愁的一次小矯情。在關于這部影片褒貶不一的評價背后,是中年人對青春回憶的顛覆,是年輕人對中年矯情的拒絕。有網友評論說:“《港囧》就像是中產階級的一場春夢,盡管心里懷揣著對不知美化了多少遍的過去的遺憾不舍,最終都要回到現實來。”
而跟《港囧》不同的是,《夏洛特煩惱》則選擇了更加親民的方式,來進行這場中年危機下的青春冒險,在“重返17歲”的概念下,主人公夏洛并不是什么現代意義上的成功人士,但他實現了徐錚在《港囧》當中不能完成的重生幻夢,以一種自由夢的方式重新回到了可以選擇的年齡,并走上一條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當然,“如果人生可以再來”這個命題有效并合理地架起現實和幻想的紐帶,成為生活在水深火熱中的無數屌絲男士一針致幻劑,夏洛出現的意義就像是《煎餅俠》中的大鵬,告訴所有還在掙扎中求生存的人:人生不會比現在更加糟糕了。
國慶檔大片報告:《九層妖塔》
市場表現:國產現象級特效大片突圍 9天6億為華語類型破冰
在這個充滿話題性的國慶檔,當然少不了首部被搬上大銀幕的《鬼吹燈》所帶來的話題效應。這部號稱是“互聯網第一IP”的小說在流行近10年后,終于被影像化,成為國慶檔唯一一部以視效為看點的影片。這部《九層妖塔》作為曾經執導過《尋槍》《可可西里》《南京!南京!》的陸川導演的轉型之作,以開畫日1.16億、2天2億、3天3億的速度進賬,在喜劇成為假日消費主流的電影市場中強行奪下了一塊蛋糕,截至發稿時,影片票房已突破6億大關。然而作為超級IP改編作品,《九層妖塔》并沒有將盜墓作為主線故事,而是搖身一變成為怪獸特效片,雖然這類作品在好萊塢早有像《指環王》《金剛》這樣成熟的工業產品,但在中國銀幕上,這類Made in China的真人+怪獸模式還是頭一遭。
頂著華語怪獸特效片“突圍之作”的帽子,如今已邁過6億大關的《九層妖塔》無疑在商業意義的考量上是成功的。好萊塢怪獸特效大片在國內市場的表現中,除《猩球崛起:黎明之戰》搭暑期檔尾班車奪下7.07億外,《霍比特人》三部曲在中國分別以3.16億、4.62億和7.65億交出了滿意的答卷,而去年更新的“老牌子”《哥斯拉》,也只在中國地區取得了4.8億的票房成績。從這個意義上來看,電影《九層妖塔》作為首部真正意義上的華語怪獸特效片,公映9天便突破好萊塢大片在中國地區的6億票房基準線,并在后國慶檔持續發力,成功壓制了于6日開畫的高口碑影片《頭腦特工隊》,成為華語類型片的破冰之作。
中國制造:90后大學生線上撕原著黨 刷新大銀幕觀影新體驗
除了強勁的票房表現之外,《九層妖塔》在社交平臺上引起的爭議卻成了“另一個戰場”。關于對影片過度改編至面目全非的質疑聲不絕于耳,社交平臺上也出現了一些“掛羊頭賣狗肉”的評價,一時間,有關電影改編和細節的鋪陳,成為原著迷們口誅筆伐的焦點。然而,從10月2日開始,一條來自四川電影電視學院的鄧老師的微博引起了輿論的關注:“看過《九層妖塔》后,我和學生們深感震撼!都很高興能親眼見證中國電影的這一勇敢創舉!我們都看到了中國視覺大片的曙光!但令人憤怒的是這部電影在某些網站上被故意抹黑為了國產良心之作不倒,我發起#大學生護九活動#我是四川電影電視學院的鄧茸友,我支持九層妖塔!10分是滿分,我打9分。”該條微博在不到24小時的時間內迅速發酵,并得到了全國大學生的聲援。一場關于90后大學生與原著迷的爭論由此拉開序幕。
然而,在這場颶風的風眼,是從原著迷到90后大學生對于影片特效的一致認可。這部用8家國際頂級特效公司、15位視效總監、4000名遍布全球各地的CG師建構起來的特效電影并不吝惜在燃燒觀眾視覺神經方面的手筆,在全片三大生體系、1500個特效鏡頭的加持下,所營造出的具有真實觸感的怪獸和頗具壓迫性的場景,不僅虜獲了主流的年輕觀眾,還營造出了小朋友喜歡的二次元和60后、70后喜聞樂見的年代感。當然,不論是好萊塢特效,還是中國制造,相比青春愛情喜劇,特效電影正在成為電影院為觀眾提供的獨家體驗。
國慶檔犯罪電影報告:《解救吳先生》
市場表現:高口碑電影的票房突圍戰 誰動了犯罪電影的天花板
要說今年國慶檔的一大遺珠,非《解救吳先生》莫屬。這部根據明星綁架第一案真實案例改編的犯罪動作片是最早鎖定國慶檔的,有《烈日灼心》珠玉在前,又有《警察故事2013》的票房基準線,這部同樣出自導演丁晟之手的犯罪動作電影,以規整的商業類型片的格式、偽紀實的拍攝手法,結合時下熱門話題的細節鋪排,以及對于大反派王千源不輸《蝙蝠俠》中“小丑”的人物塑造,都給這部類型片增色不少。除了有劉德華這個金字招牌外,影片還在熱映的過程中就受到了金馬獎“最佳剪輯”和“最佳男配角”的雙重加持,并且在一眾明星自來水的安利之下,票房呈逐步走高之勢。
然而,無奈這個轉折來得遲了些,以11.6%的排片開畫的《吳先生》首日在三片的環伺下僅取得了不到1400萬的票房,后雖隨著口碑的逆勢上揚而逐漸走高,但在《夏洛特煩惱》的口碑狙擊下,這部慢熱的良心之作的單日票房還是沒能突破2000萬線,截至10月8日,影片的票房累計1.5億,在動輒過億的電影市場上并不算搶眼。而縱觀華語電影市場上的犯罪題材電影,除了在成龍這個金子招牌下過5億的《警察故事2013》外,不論是港式犯罪片《寒戰》《風暴》《掃毒》,還是內地犯罪片《烈日灼心》《白日焰火》,都難過4億票房上線。
綜上所述,2015年國慶檔在一片喧嘩和各種打破紀錄的聲音下落幕,不管票房或高或低,口碑或彈或贊,至少讓電影人和業內人士看到了三件事:
1、 好口碑、高質量的作品不會被埋沒;
2、 勇于探索和創新的華語電影被年輕人接受和鼓勵;
3、 一個熱門檔期的市場容量和空間會越來越大。
至少,這些征兆的出現將預示著華語電影未來的無限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