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穿越中東十六國的路上,張昕宇帶著他的《侶行》團隊,可謂隨時隨地上演“步步驚心”。危險的局勢,緊張的節奏,讓不少一路追隨的網友為他們捏了把汗。
經歷了一周的延播,本周四,優酷土豆最新一集戶外紀實真人秀《侶行》之《還原巴米揚大佛》終于要與廣大網友見面。早前,《侶行》團隊已經因為代表中國人光影重現大佛事件,在世界范圍內名聲大噪,飽受關注。
在這個令人嘆為觀止的壯舉背后,《侶行》團隊也是克服了重重困難才最終成行,主人公張昕宇更是在準備儀器時眼角膜脫落;另外,為了能讓重現的佛像更逼真,張昕宇、梁紅夫婦親自拜訪了來阿富汗尋找世紀愛情的“紐約南希奶奶”,續寫佳話。
還原巴米揚大佛全過程本周上演
未播先紅網友期待萬分
公元五世紀,聞名世界的兩座巴米揚大佛在在巴米揚峽谷南側的懸崖建成,此后,中國的高僧玄奘、法顯都到過這里。直到2001年,塔利班政權炸毀了這兩座大佛。
這是張昕宇和梁紅夫婦第三年環球旅行的一個“標的”。他們到達阿富汗時,恰逢巴米揚的南亞文化節,人們用一切形式紀念巴米揚大佛。重現大佛,成為夫妻倆和《侶行》團隊代表中國人帶來的一份禮物,借此向文明致敬。
“前些年有來自日本的一個團隊,希望還原大佛,但由于各種原因,沒有得到聯合國的批準。”張昕宇說。
駕車從北京出發后,《侶行》團隊一路穿越了羅布泊、喀喇昆侖公路、帕米爾高原,并穿越了塔利班、ISIS極端組織控制的區域,最終抵達巴米揚。張昕宇坦言,穿越世界上最危險的地帶,還原大佛也成了“看上去很美,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然而,今年的6月6日晚,這件看似不可能的事成為可能。巴米揚的民眾在自家的陽臺、屋頂上,看到曾經的西大佛又一次“站起來了”。而這個事件也得到國際范圍的關注,張昕宇梁紅夫婦,受邀成為第一對登上阿富汗電視臺的中國人。活動第二天,France24、 BBC的記者也來到重現現場,采訪、報道《侶行》團隊在巴米揚的故事。美國政論雜志《石板書》、《大西洋月刊》、著名新媒體報紙《赫芬頓郵報》、美國NPR電臺廣播、阿富汗ToloTV、巴基斯坦《論壇快報》、《印度斯坦時報》都報道了這一事件。
這一壯舉在國內自然也引發廣泛關注,6月14日的《新聞聯播》以《中國團隊用光影還原阿富汗被炸大佛》為題專門報道了該事件。國內的網友當然也對講述這個事件的這一集節目的播出非常期待,上周就在各大社交平臺展開熱烈討論,“中國人還原了巴米揚大佛,這太讓人驕傲,一定要看看這個還原過程!”在聽到節目因紀念“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延后一周播出的消息后,網友們更是望眼欲穿。不過,本周四,節目將在優酷土豆雙平臺與大家準時見面,這次千萬不要再錯過。
改裝儀器270眼角膜脫落
為求“真像”團隊拜訪“紐約南希奶奶”
為了還原大佛,《侶行》團隊可謂是吃盡了苦頭。
首先是前往巴米揚時,團隊不得不經過“戰爭區”。為了能夠順利到達目的地,團隊不得不暫時“丟掉”“大白和小白”,搭乘專機飛往巴米揚。“這是一個比我年齡很大的飛機。”為了緩解氣氛,張昕宇在出發時打趣道。
到達巴米揚后,在有限的三天時間里,《侶行》團隊不得不日夜奮戰,大部分的調試工作都要在晚間進行。而周圍的民眾也都很樂意幫忙,其中就有45歲的費羅茲。因緣巧合,當年,他就是第一個在塔里班武裝威脅下把炸彈埋在大佛腳下的人。“面對更為鮮活的生命,我理解他當時的選擇。”梁紅說。
而這次還原佛像的投影機器,也是由270自己改裝的。“投影儀要求10萬平方米的輻射面,這種在市面上買不到。”張昕宇說。出發前為了改裝、調適這個投影儀器,他的眼角膜還脫落了。
為了能讓還原的佛像,更加接近他的真容,張昕宇夫婦到當地的博科技館尋找資料,還專門拜訪了當地從事文物保護的“南希奶奶”。來自紐約世紀老人南希1964年到了阿富汗,不僅收獲了一份愛情,還在丈夫去世后全身心投入到文物保護工作。
2015年8月26日,巴米揚第七屆絲綢之路文化節上,巴米揚人用張昕宇梁紅捐贈的設備,再次光影重現了巴米揚大佛,現場有近千人參加。巴米揚新任省長Tahir Zohair在活動現場,發言感謝中國團隊帶來的投影設備和禮物,當地人都會記得有一群中國人來到這里,帶來了這一切。
所有這一切都為了讓大佛更好的重現,而在即將播出的侶行中也會大家一同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