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已經炒了四次的“回鍋肉”,《中國好聲音》第四季已經播出到第三期了,隨著收視率的一路飄紅,觀眾對這盤“回鍋肉”也從之前的不屑一顧,轉變成如今的大快朵頤了。老子云:“治大國如烹小鮮”,對一檔節目來說也是如此,那究竟是什么樣的方法,讓這盤炒了四次的“回鍋肉”如此“美味”呢?筆者認為,如同一道大餐,好聲音的成功,下面的這些材料,都是必不可少的!
沒原料怎么做大餐?如同烹飪美食,好聲音本身就是一道美食。而這道美食的原料,就是好聲音節目本身,可以說好聲音成功的根源,在于本身有新意的選秀方式以及那眾多特色各異的學員。你無法在米飯中吃出魚的香味——除非你的飯里有魚。而好聲音選秀學員的本質,就相當于飯里的魚。至于你是吃出魚香還是魚腥,這就得看這條魚是怎么做的了。
有了原材料,怎樣讓菜更美味?這個問題,基本上三歲的孩子都能回答,那就是佐料的添加。那好聲音當中的佐料是什么呢?我想,坐在臺上的導師,就是為節目增色添味的最佳佐料。汪峰的一本正經,哈林的無限熱情,那英的大姐風范以及新晉“小公舉”周董的賣萌刷寶,讓中國好聲音在選秀之外,又增加了無數八卦、娛樂的氣息,而當觀眾剛剛“品嘗”完學員們的好聲音時,四大導師又如同五味,瞬間在粉絲之中綻放,如同品味一道大餐,讓好聲音“有料更有味”!
當然,無論是怎樣的山珍海味,火候掌握不對,其結果要么是“茹毛飲血”,要么就是對著一鍋黑糊糊黯然神傷了。而好聲音的火候,可以說被各大贊助商們掌握的輕車熟路,尤其是“第五位導師”百雀羚,先是“紅配綠”的主視覺搭配,讓品牌與好聲音之間聯系如同一次爆炒,通過強烈的色彩對比,讓所有人眼前一亮,并留下深刻印象。而節目播出時的廣告插播,又如同一次文火慢燉,將自身的品牌信息自然地插入節目本身,讓觀眾在不知不覺當中接受產品信息。而這樣的火候,烹調出來的“中國好聲音”自然不會因為廣告過多而“焦黑一片”,也不會因為沒有營銷動作,而讓百雀羚本身的營銷略顯生澀。這種“恰到好處”,自然也是好聲音成功的一大因素。
一道好菜,無論過程怎樣的復雜,其實總結下來也不過兩件事:廚師做的舒服,食客吃的舒服。而好聲音這道菜,剛好拿捏住了這兩點,贊助商通過巧妙的營銷,主辦方借助優質的品牌節目,自然是做的異常開心。而作為“食客”,唯一關心的就是節目是否好看,而隨著好聲音收視率的一路飄紅,我想,這道“菜”也肯定讓人吃的開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