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夏天網易云音樂投拍了李志的第一支MV《山陰路的夏天》。
有人說MV拍得太小清新了,說李志不該是小清新而應該是老惡俗。但至少,青年們可以在KTV唱“南京的雨不停地下不停地下,有些人卻注定要相遇”。
這是這支MV對李志的意義,更是對青年們的意義,你能找個山坡上大聲唱“這次你離開了沒有像以前那樣說再見,再見也他媽的只是再見”。
但如果你在大街上撕吼“誰的父親死了,請你告訴我如何悲傷;誰的愛人走了,請你告訴我如何遺忘”,一定會有人用怪異的眼神看著你并跟同伴低聲說:“看那個人,攤上事兒了。”
人生這樣長,誰能保證自己不攤上事兒?
在網易云音樂李志的《梵高先生》下面有人說“因為這首歌讓我有地方可逃,不會被發現。”大事兒、小事兒,人總有時候需要躲一會兒、自己待一會兒。
78年出生的李志攤上過事兒,音樂就是他的事兒。
因為這個事兒,1997年李志考上東南大學工科,入住浦口校區。1999年夏天李志從東大退學到北京,游蕩于琴行酒吧。
也因為這個事兒,2007年李志到成都一家公司當起了“IT白領男”。用這份工作掙來的錢支持自己寫歌、做音樂。
說不上是從東南大學畢業做一個中規中矩的上班族比較好,還是當現在的李志比較好。好與不好,只是一念間的事。但是,心知道。
李志在獨立音樂人中算很有名了。李志出過8張專輯,在云音樂上全有,總共104首歌。現在他演出一場的費用很容易超過25萬。
但今天的李志,要做演出、要出唱片,也不是他一個人。
他有團隊,需要設備,會產生費用。如果用金錢形容一個人是否成功,我不知道李志會如何定義自己。
李志那首《梵高先生》之前被放在“搖滾南京”網站上而被人轉載無數。于是人們開始從網絡上稱唿他為梵高先生,盡管這不是他最滿意的作品。
據說,這首給他帶來聲譽的歌為什么也帶來了傷害。在那些年里,他始終無法適應自我和外我,不停的和一些莫須有的東西做著斗爭,不停的試圖去解釋。
終于他決定再也不唱《梵高先生》,時間是2007年11月18日。
我知道人們為什么對李志的解釋無動于衷,打開網易云音樂《梵高先生》的歌詞數了數,一共17行,有7行是“我們生來就是孤獨”。
但是人們都認識的那個文森特·梵高先生有的,不僅僅是孤獨。
看過李志針對2014年迷笛音樂節舞臺打架事件的吐槽:“搖滾樂的精神是什么?自由平等博愛熱情……一萬個人有一萬個說法。這些都扯淡,涉及到錢,所有行業都一樣,四個字:契約精神。主辦方要執行宣傳上說的每個字。觀眾要遵守購票前主辦方給出的規則。樂隊按照和主辦方的合約辦事。有問題找律師。有苦衷長記性。”
梵高最大的特點其實不是孤獨,而是躁郁。而寫出這樣文字的李志很理智,一點也不梵高。
在網易云音樂李志個人主頁里,我看到他最近常聽的15首歌,有一首是來自他自己的《冬妮婭》,最多的歌曲來自新疆歌手艾爾肯。
從好多首歌里,聽出了快樂。祝福李志。
文/大號帥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