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成長》正在央視八套黃金檔熱播,郭曉冬在劇中飾演一名空軍飛行員,從18歲一直演到40多歲,這對“長得有點著急”的郭曉冬來說頗具挑戰性。不過最具挑戰的是,沒有任何舞臺表演經驗的他,今年主演了話劇《鋼的琴》。郭曉冬昨天接受本報采訪,他自稱在話劇界是幼兒園水平,直到如今上臺還會膽怯。他坦言前幾年涉足商業片有些盲目,以后會傾向摯愛的藝術片。
□談話劇
借話劇尋求表演突破
郭曉冬今年做的最瘋狂的一件事,是推掉大量影視劇邀約,花半年多時間排練和巡演話劇《鋼的琴》。此前,他沒有任何舞臺演出經驗。他坦言演話劇的想法由來已久,“我演了這么多年戲,一直想尋求突破,但不知從哪里入手。突破并不是指演不同以往的角色,而是尋找表演張力的變化等。”郭曉冬的妻子程莉莎是北京人藝的演員,他說:“我之所以演這臺話劇,跟太太的影響也分不開,她非常支持我,覺得演話劇對我的表演會有很大幫助。”
郭曉冬稱,他一開始并不敢接《鋼的琴》這臺話劇,“因為陳桂林身上有一些痞氣,而我的形象太正經。這是一個東北的故事,我的東北話說不好。我對導演說了這些顧慮,他說他想象中的陳桂林就是我這樣的。”從今年1月6日進組到現在,話劇《鋼的琴》走遍了大江南北。郭曉冬將陳桂林面對困境時的無奈和對生活的激情處理得非常傳神,充分表現了一個小人物的樸實。
太太程莉莎給予指導
舞臺劇和影視劇表演可以說是兩個不同的行當,郭曉冬回憶說:“排練第一天,我完全不知道怎么開口說話,怎么往前邁步,挑戰確實太大了。影視劇追求生活化,要求表演松弛,舞臺表演要求放大化的夸張表演方式。我習慣了影視劇表演,要有一個漫長的學習過程。”他透露,在這個過程中,程莉莎給了他很多指導和幫助,“她演過很多話劇,最近在演《日出》中的陳白露,非常棒。在我排練過程中,她一直帶著孩子在上海陪我。最初的幾場演出,每一場她都坐在臺下看,看完后客觀地告訴我哪里演得好哪里不好,她總能看到很多細節,指出我意識不到的東西。”
他坦承,對于站在舞臺上直接面對觀眾,如今還有一種膽怯感,“在話劇界,我連小學生都談不上,最多是一個幼兒園學生。演到現在,我堅信自己也可以站在舞臺上,但還是會膽怯。”《鋼的琴》巡演將于8月中旬結束,至于以后是否還會演話劇,他稱順其自然,有好的劇本還會演。
□談新劇
拉直頭發演繹十八歲
在央八熱播的電視劇《成長》中,郭曉冬扮演的主人公彭飛為擺脫軍人父親近乎苛刻的軍事化教育,放棄名牌大學而去應招飛行員,經過磨練成為了一名運輸機飛行員。演軍人,這對八一廠演員郭曉冬來說并沒有什么難度,但演18歲的孩子,對“長得一步到位”的他來說頗具挑戰性。
問及如何演出18歲的感覺,郭曉冬稱從外表和演技上都下了工夫,“我特意把頭發拉得很直,有垂感,這樣會顯得有朝氣和活力。”該劇開播后,觀眾看“18歲的郭曉冬”依然有些別扭,對此,他坦言:“要真的像18歲是完全不可能的,只能盡可能地去靠近。有一點很重要,那就是眼睛,18歲孩子的眼睛是清澈、純凈的,我覺得彭飛的眼睛還是非常單純、干凈的。”
體驗半月自信演得好
出演《成長》也是繼《新結婚時代》《大校的女兒》后,郭曉冬再次出演王海鸰編劇的作品。之前兩部作品都以女性為主角,郭曉冬笑言,他很久以前就曾向王海鸰討角色,“我說王老師你能不能寫個以男性為主的戲,就算比她們多一場戲都行。”彭飛是個高干家庭的孩子,生活一帆風順,清高自傲。郭曉冬透露,曾有人質疑他演的角色太質樸了,“其實現在很多部隊大院的孩子都很質樸。”
為了彭飛這個角色,郭曉冬特意去部隊體驗了半個多月的生活,以尋求找到當兵的感覺和氣質,讓整個身體狀態看起來更像年輕人。對于最終的呈現,郭曉冬十分自信:“這部戲里有很多群眾演員都是當兵的,我覺得我的敬禮、正步等動作和身姿都做得很好,不比他們差,這跟半個月的體驗分不開。”
□談接戲
藝術電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