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加哥著名的夢露雕像。 |
下雨天,“夢露”裙擺添新功能。
這幾天,美國芝加哥的市民被嚇了一跳,因為他們看到屹立在廣場上的那尊爭議雕像“永遠的瑪麗蓮”被攔腰截斷,“夢露”身腿分離。芝加哥市民以為他們將就此告別“瑪麗蓮”了,但本報記者昨天了解到,飽受爭議的“永遠的瑪麗蓮”將遷往加州安家,5月底前重新安裝完畢,并在那展出到明年6月。
“永遠的瑪麗蓮”爭議聲中搬家
這尊名為“永遠的瑪麗蓮”的雕塑由雕塑家蘇華德創作設計,雕塑高8米,重約18噸,由銅和不銹鋼制成,2011年7月在芝加哥展出。其設計靈感來源于夢露在1955年拍攝的電影《七年之癢》中的經典造型,身穿白裙的夢露任憑風將裙子吹起,長裙隨風飄逸,而她只是用手輕輕壓住,性感又嫵媚。
夢露雖美,“永遠的瑪麗蓮”卻從一開始受到爭議。因為當經典影像從平面走向立體,人們就可以輕而易舉地走進夢露裙擺之下,一覽裙底“春光”。
有人覺得雕塑姿勢有性別歧視,有人嘲笑夢露的裙擺就像把巨大的傘,為躲雨提供了最佳場所。
甚至有旅游網站將其直接歸為“世界上最糟糕的公共藝術”。該網站質疑這樣一座被風吹起裙擺的雕塑只是吸引路人去關注“裙擺下的春光”。正因為飽受爭議,雕塑被肆意毀壞多次,有次夢露的腿上甚至被直接澆上紅色油漆。
不過,芝加哥文化歷史學家蒂姆認為,“永遠的瑪麗蓮”實現了它應有的價值,“大家對雕塑的意見雖多,但雕塑每天都能吸引路人駐足觀望,就算是深夜,她都不孤單。就算有人在夢露腿上亂涂亂畫以此泄憤,這也是她被大眾接受的一種另類形式。”
在幾天前的拆除過程中,拆除人員將雕塑“攔腰截斷”,夢露的手臂及輕輕壓住裙擺的雙手被“無情分離”。起吊機繩索將夢露的玉頸緊緊纏住,隨著起吊機上升,上半身雕塑被懸吊在半空中,而下半身及飄逸的長裙依舊留在原地,看上去有些詭異。周圍圍觀的民眾或用相機記錄下這一拆除時刻,或用手捂嘴,靜靜看著拆除過程。
設立公共藝術委員會成當務之急
最近關于公共雕塑的尺度問題一直討論很熱。3月,本報關注了浦東喜馬拉雅酒店樓頂上被放置5座裸體雕塑之事,因為事關“裸體”,姿勢又非常激情,故而引起了周邊居民的爭議,也引發了“樓頂究竟算不算公共空間”的討論。
據記者了解,目前,這5尊雕塑已經被酒店方面扯去“遮羞布”,正式展現在世人面前。而“永遠的瑪麗蓮”之所以引發爭議,也與這尊雕塑的大尺度有關。
資深美術評論家湯哲明對本報記者表示,要解決民眾對藝術的爭議,需要有第三方公共藝術委員會的存在。歐美很多發達國家現在都有這個公共藝術委員會,他們會決定這個雕塑是否應該出現在公共區域,也因此,“永遠的瑪麗蓮”雖然受到市民爭議,但并不影響它屹立于廣場。“其實夢露這個雕塑并沒有問題,主要是公眾能否全然接受。”
湯哲明介紹說,在歐洲,特別是英國,有一個“公共藝術”觀念,“就是把所有公共區域放在公眾討論的范疇中。在一個區域內,公眾共同決定各種設施、建筑等,以此達到社會認同。”
而第三方委員會的存在,則起到協調作用,“委員會是獨立的,可以加強藝術與普通民眾之間溝通交流,將藝術與生活打通。這種協調是迫切需要的。”而中國現在尚缺乏這種獨立的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