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光榮(左三)監制《阿飛正傳》
臺灣“二秦二林”文藝片的盛世時代,其實一線女主角不只“二林”(林青霞與林鳳嬌),至少還有甄珍。男主角當也不只“二秦”(秦漢與秦祥林),除了本土的谷名倫之外,還有從香港跨海而來的,例如謝霆鋒的父親謝賢,阿乙鐘鎮濤,甚至賈思樂。
身高185公分的鄧光榮,也是當年跨海來臺的“一線小生”之一。鄧光榮對華語影壇的貢獻,除了演出、制作過多部電影之外,最重要的是,他“發掘”了后來揚名世界影壇的王家衛。
鄧光榮1968年以粵語片《學生王子》踏入影壇,1970年至1976年在臺灣、香港主演過數十部電影,1977年他返回香港創立大榮影片公司,繼后又創立影之杰影片公司。
那時候的鄧光榮,熱衷于詮釋一些“江湖大哥”身不由己的遭遇和心情。其中一部由鄧光榮、周潤發、謝賢主演的《江湖龍虎斗》(1987年),編劇正是王家衛。本質上這是一部繼吳宇森《英雄本色》掀起“英雄片”熱潮后的跟風之作,但片中對兄弟、家庭之間感情的描寫,水準顯然高出其他電影,這一點讓老板鄧光榮注意到了王家衛的才華。
據王家衛稱,作為一個編劇,比寫故事更重要的是“說故事”,因為只有先說服別人,你的劇本才會有人看。隨后王家衛憑著“說故事”的本領,成功說服鄧光榮坄資拍攝他的導演處女作--由劉德華、張曼玉、張學友主演的《旺角卡門》。
盡管有人批評本片前面三分之一“抄襲”美國導演賈木許的《Stranger than Paradise》,但作為一部黑幫電影,王家衛沒有將重點放在江湖仇殺,卻大幅描述“古惑仔”在現實世界中的生活狀態。影片中人物心理變化的刻畫與對白的精心設計,都讓使《旺角卡門》在當時同類影片中獨樹一幟。
由于該片廣受好評,讓鄧光榮信心大增,決定下重金斥資4000萬港幣讓王家衛開拍他的第二部電影《阿飛正傳》,這部影片本要拍上下兩集,誰知拍完上集就已耗掉3900萬。集合多位大牌港星的《阿飛正傳》在1990年隆重上映,同臺對打的是周星馳的《賭俠》。結果《阿飛正傳》票房慘敗,上映12天就下片,票房只有1000萬。鄧光榮因為怕影片的巨額投資無法回收,焦慮到進醫院打點滴。
然而,《旺角卡門》與《阿飛正傳》已成功將王家衛塑造成為一個圖標,《阿飛正傳》拿下第十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電影、最佳導演及最佳男主角三個大獎,其后更名動國際,使王家衛成為國際“偶像級”的華人導演。盡管當時慘賠,但是只要一提到王家衛的崛起或是《阿飛正傳》這部經典影片,鄧光榮都必定是與有“榮”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