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海英對中國導演“恨鐵不成鋼”。
一個小型發布會上,呂麗萍正在試圖把話說圓:“他對導演的評價像是‘打是親罵是愛’。他總是憂國憂民,比別人還著急,結果就把人給得罪了。”話音剛落,身邊的孫海英就反駁:“我怎么了?我吃飯很認真,我睡覺也很認真,吃得很踏實,睡得也很踏實,我干什么事都很認真。我很誠實,所以我快樂。”呂麗萍瞥他一眼,沒說話。氣氛微微有些僵硬。
在很多人眼里,孫海英成為憤怒中年,頻頻“亂噴”,也許是因為不忿、妒忌、炒作,或者干脆就是腦子有病。因為通常我們會像呂麗萍那樣把那些炮轟言辭解釋成“那都是為了你好”,孫海英的做法卻不是這樣,他會把同樣的意思表述成“那是看得起你”,然后擴大打擊面。他的邏輯有漏洞,比如他堅持電影要表現人民群眾,但又說人民群眾的評價不作數。如果你試圖就之探討,他則會堅持自己沒有原則性錯誤,所以沒有錯。他很自信,他說自己是個善良的人,有時也會糾正自己過激的說法,“說錯話沒關系的,改變就好了嘛。”但這絕不是求和的信號。
“拍大片的已經沒有能力了”
南都娛樂:你和馮小剛的口水戰,確實引起很大風波。
孫海英:我不想掩飾,我沒有說馮小剛不好,只是說你還應該做得更好。不要看一時一地的得失,不要看票房多少多少了就覺得很了不起而喪失了對于電影藝術的判斷力,實際上我們的電影還是不行。但現在的人有各種貪欲,有人利用電影求名求利。
南都娛樂:我們電影怎么不行了?
孫海英:躲避現實。電影應該關心現在的人怎么樣思維怎么樣生活,而不是一個勁拍大片,躲避是因為他自己已經不學無術了,他沒有用心地去解釋現在的生活,他沒有勇氣誠實地面對現在的生活了,就想用一些歷史來掩蓋掩蓋自己的虛榮心,來展示展示某種自己的雕蟲小技,這樣的一些作品知道不?
南都娛樂:你是在說專拍大片的?……孫海英:(打斷)我沒有說誰。他沒有能力了,他沒有這樣的精力注意力了,他的整個注意力已經不夠專注了,他對事業上的這種用心已經完全不夠了,他完全放在那樣一個高位上了,他認為這個電影是置人于千里之外的。但你要做大,就必須讓自己沉下來,做一個人民的仆人,像當官一樣,你官越大,你就得是一個最大的仆人,光嘴上說做人民的仆人沒有用,你得真做啊。中國如果每年400部電影,大概350部都是表示現代生活的,中國電影就成了。光拍歷史,歷史誰不會編啊,找一個幾十年前的編編誰不會啊?
南都娛樂:說不定在借古諷今折射現實呢?
孫海英:逃避,沒什么折射,他折射啥啊?費那勁兒干嘛啊?你直接說現實不就完了?你不能強調審查問題,這是借口。他是用盡手法逃避,想盡辦法絞盡腦汁完成自己的遺愿,哦不,愿望。
南都娛樂:你覺得中國現在有什么好導演?
孫海英:中國導演比較難,就像你說的中國有很多的禁錮和框框,他不能被這框框給框住,他要想很多辦法來躲避,所以在這點上比起世界上其他導演要費很多心思。這個是他們最大的障礙,這個我也知道,我心里非常清楚,所以我也知道中國導演非常難做。有的時候我說些話并不代表我對他們不尊敬,我是希望他們更好。
南都娛樂:高群書好像挺有辦法規避限制拍涉案題材的。
孫海英:這誰啊?(去年拍了《風聲》。)沒看過,不說。
“觀眾評價說好沒有用”
南都娛樂:像《唐山大地震》其實并不是表現地震大場面,它原著就叫《余震》,就像你欣賞的那種,是老百姓的角度,而老百姓的態度在票房上也體現了。
孫海英:我不知道,沒看過,不能說話。(你怎么不去看呢?)不是,華誼給我票了,沒時間,再一個它離我很遠,離我的思維很遠,離我的生活方式很遠,中國的這些電影我都百分之百不看,但百分之百不看不代表我不關心我不關注,我看的是當今世界上最好的電影,美國、歐洲。為什么?因為我干這個職業我必須要了解,要看最好的電影。就觀眾評價說這個好那個好沒有用,你做這行必須先走到那個從各方面都是最好的,你要先把最好的知道,然后你才能去做給更多的人看。
南都娛樂:電影有時候確實僅僅擔負著我們這些老百姓的娛樂的功能,有很多爛片,但看的時候也挺來勁兒的。比如周星馳的喜劇。
孫海英:他的戲很少看,好像看過一個。他的劇本我看過,以前讓我去演我沒去,我覺得他那種有點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