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受爭議的郭德綱在遭遇了“圈地”、辱罵記者是妓女等囂張言論等事件后,昨日經北京市城管開發區分局認定,郭德綱在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自家別墅外圈占的公共綠地,郭德綱別墅違法占用公共綠地,并用柵欄圍起來屬于違法行為,城管開發區分局表示已經將整改通知書送達了郭德綱的別墅,郭德綱的徒弟已代收,并將依法履行執法程序,糾正違法行為。郭德綱別墅違法算是郭德綱徒弟打人事件下了一個基本的論調。
郭德綱事件本身不足為奇,但近日引發的網絡罵戰,卻蔚為大觀,甚至形成兩種價值觀的尖銳沖突。“倒郭派”認為老郭私占綠地本屬違規,庇護徒弟打人更是錯上加錯,加之他的諸如“窮人”、“妓女”之類的公然叫罵更觸及公眾人物應守的底級,多個媒體還接連發文批之為“三俗”。但“挺郭派”觀點則幾乎完全相左,認為記者私闖民宅就是該打、郭德綱罵人屬心直口快、被批“三俗”以及德云社停演都是惡意封殺,為郭德綱大鳴不平的聲浪呈驟升之勢。
在我看來,出現此種局面也屬正常。記得某煙草部門一位名叫韓峰的官員,日常三大要務,曰:喝酒、受賄,玩女人,并認認真真做著日記,曝光后被查辦。是時韓寒寫了一篇《韓峰是個好干部》的博文,閱者百萬。看那文章,顯然韓寒意在“正言反述”,實質是對這名官員持否定批判的態度。但是在文章附設的“你認為韓峰是否算個好干部”的問答選項里,選擇“是”的占絕大多數。可見有時候網絡上開展的一些討論,并非可以簡單下結論,其中有些東西需要甄別和沉淀。其實現實社會也莫不如此,有些價值觀本末倒置,是非模糊甚至顛倒,正是當今時代的一個鮮明特色。
回到郭德綱。截止目前,事件發展到僵持的狀態,郭德綱及其德云社保持噤聲,而兩種各具代表性觀點對壘的趨勢,勢乎一時也難已止息。不過,“是癤子總是要出頭”,隨著事件本身一些信息相繼披露,夾雜其中的多個疑點畢竟會得到澄清,最終仍不難還原全貌,讓大多數關注此事的人們得出一個真實準確的判斷。
而現在由相關渠道曝出郭德綱事件的主體之一——“圈占綠地”背后的實情,或將成為打開整個事件鏈條的鑰匙。從中可見,曾被郭德綱振振有辭的綠地權屬之爭,他不僅毫不占理,而且有撒謊、故意誤導網民之嫌。人們不會忘了他在口頭或博客里多次強調的“理由”何其擲地有聲:“當初買房時,開發商將小院用木樁圍起,我未擴寸地,僅將舊樁換做新樁而已。有人不信,請找來開發商理論,我隨時恭候!”自家的一畝三分地兒,到底是何種情況不可能不心知肚明,但由此引發長時間的口水仗,后來的整個事件莫不與此相牽連。老郭卻是百般狡辯,始終都在極力掩蓋真相,強詞奪理,非至今日被戳穿不肯讓步。不能不說這是他最大的“失算”和“失策”。
郭德綱的這種“誤導”,效用是很大的。很多“挺郭派”就是基于他圈占綠地很可能是被冤枉才做出判斷,并對此后的系列環節生發同情。然而,這更加讓人不得不對郭德綱其它的說辭也產生懷疑。譬如,他說記者強闖民宅,但北京臺解釋是敲過門的;他說記者無證,而當時包括扛攝像機去的一共是三個人,是都沒有證,還是一碰面就被轟出門被追打根本沒有出示證件的機會?他說記者的傷是裝出來的,但警方辦案想必不致不求證據,結果徒弟被拘,他毫無異議,干嘛放棄申訴的權利呢?類似的疑問還很多,在風口浪尖之際固然全憑當事人嘴一張,但是相信就像綠地之爭那樣,慢慢都會水落石出。
不過,處在過程中的這些模糊界線與說辭,卻能夠迅速傳導給公眾,極易影響輿論的反饋。單以后續的幾個現象為例:央視等媒體不點名批“三俗”,網民立即據此判斷官方要對郭德綱實施“封殺”;德云社停演,也被視為相關部門采取行動所致,逼得北京文化部門不得不出面予以澄清。李承鵬在名為《我們為什么活得沒有安全感》的博文中,強調雖然郭德綱徒弟打人一點都不對,但“罪不至停業、被禁出版物”,文章立意與結論當然靠譜,但所依據的事實卻尚無實據。這正是郭德綱事件以來網上各種“挺郭”言論五味雜陳的縮影,不得不說其中相當比例是缺乏嚴謹求實的理性態度。
“解鈴還須系鈴人”。一方面,處在眾議之中的郭德綱,即使刪了博客,低調噤聲,他也無法阻擋真相的逐漸厘清與還原,無法逃避事件中應由他親負的責任。而另一方面,他應該正視輿論終究不可能被人為左右的規律,不要被網絡里暫時看似強硬的“力挺”聲音所蒙蔽,導致繼續做出種種誤判。因而重新檢省自己,適時誠懇表態,方為上策。不過這對他恐怕也難,否則事不至此。因而能否經得起此次事件的最終考驗,正是郭德綱人生際遇里的關鍵當口,就看他自己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