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龍懷抱愛女
今天是一代武打巨星李小龍七十歲冥壽,是李小龍逝世37周年紀念,世界各地的“龍迷”紛紛前往李小龍位于九龍塘金巴倫道故居緬懷。
世界各地的“龍迷”已陸續前往李小龍故居憑吊,不過有關故居改建成為紀念館的構思,一直“只聞樓梯響”,拖延兩年仍未動工,主要是政府及故居大業主在設計方案上仍未達成共識。
李小龍家屬期望盡早修建紀念館,讓世界各地的“功夫迷”可前來參觀。
昔日的故居成為現時的羅曼酒店,不過有關將故居改建成為李小龍紀念館的構思已經拖延兩年。半年前特區政府曾在“李小龍故居概念設計比賽”中,選出獲得冠軍的設計概念,建議紀念館設有功夫房、展覽廳、影視室等,設計融合電影元素和龍的造型。不過故居業主余彭年要求特區政府必須在故居地底加建三層地庫,以擴大紀念館規模,雙方在設計概念上仍未達成共識。
李小龍姐姐李秋源期望雙方能夠達成共識,令紀念館能夠早日落成。“很想能有一個紀念館、一個固定的地址,讓世界各地所有的功夫迷都可以前來參觀。”政府回應表示,會盡速推展項目進行,現正和業主商討最佳的設計方案。[page_break]
李小龍與一雙兒女
李小龍,原名李振藩,乳名細鳳,為美籍華人,祖籍中國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均安鎮,身高173厘米,體重64公斤。他是一位武術技擊家、武術哲學家、全球范圍內具有影響力的著名華人武打電影演員、世界武道改革先驅者,也是截拳道武道哲學的創立者。
他是將中國功夫傳播到全世界第一人,打入好萊塢的首位華人,他革命性地推動了世界武術和功夫電影的發展。李小龍創造了中國世界紀錄協會世界最多影迷的武術家的世界紀錄。全球共擁有2億以上的影迷。他將 Kung Fu (功夫)一詞寫入了英文詞典。
李小龍為了宣揚中華武術,在大學2年級期間,租了校園的一個停車場角落,作為武館,掛起了“振藩國術館”的牌子。他邊教邊練,刻苦磨煉,技術大有長進,尤以腿功造詣更為精深。 在振藩國術館里,他認識了來學武術的醫學院女學生琳達,經過一年多的交往,他們漸漸產生了感情,在1964年8月,他倆正式結婚。婚后,李小龍夫婦雙雙輟學,合力經營武術館。[page_break]
李小龍親吻孩子
自從李小龍在佛羅里達州唐人街赤手空拳制服4個持刀歹徒,勇救華人少女的消息在報紙上刊登之后,李小龍的名字便傳遍了美國,佛羅里達州等電視臺也請他表演腿法,中國功夫引起人們的重視。而他創辦的振藩國術館也逐漸興旺起來了。為了擴大影響,李小龍經常到各處參加武術比賽,并先后在西雅圖、奧克蘭、洛杉磯等地開設武術分館授徒。國術館的規模和設備不斷完善,世界上許多顯赫的武打明星如美國空手道冠軍羅禮士等都爭著拜他為師,好萊塢的著名電影明星如占士亨賓和史提夫都是他的門徒。世界拳王阿里也曾登門拜訪,與他交流經驗。美國各流派的拳師經常聚集在李小龍的武館切磋武藝,他的“以武會友”的宗旨收到了預期的效果。
1971年夏季,李小龍接受香港嘉禾電影公司的邀請,以1.5萬美元的片酬簽了兩部影片,第一部是以中國武術為題材的《唐山大兄》。該片預算只有10萬美元,而且劇本也是邊拍邊寫的,在這種情況下卻創下了香港開埠以來的電影最高票房紀錄,達到了300萬港元。 繼《唐山大兄》之后,李小龍又拍攝了《精武門》,《精武門》比《唐山大兄》增加了一倍的預算,引起更大的轟動打破了亞洲票房紀錄。李小龍在片中的大無畏精神和驚人的打斗技巧,特別是他表演中的“李三腳”和“地躺拳”和“雙節棍”,令人贊不絕口。 此后,李小龍又自組協和電影公司,自編、自導、自演了影片《猛龍過江》和《死亡的游戲》,《猛龍過江》更作世界性發行。還與美國好萊塢華納電影公司聯合拍攝了《龍爭虎斗》,并親自擔任了主角。 正當李小龍雄心勃勃,大展宏圖,準備繼續拍完《死亡的游戲》的時候,1973年7月20日突然在香港逝世,享年才32歲。后來《龍爭虎斗》在美國放映,總票房達到2億美金,在好萊塢新的片種功夫片由此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