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版《射雕英雄傳》
翁美玲形象深入人心
翁美玲在事業巔峰期離開世人,成為一代人的遺憾
2010年的5月,隔著時間的長河回望當年,翁美玲(在線看影視作品)離開人世整整25載,而TVB的83版《射雕英雄傳》的首播,也過去了27年零兩個月。多年以來,《射雕》從香港輻射至內地乃至全世界的華人圈,曾經創下萬人空巷的收視奇跡,無數粉絲為之癡迷若狂,粉絲紀念網站自民間林立,而多少影視偶像、幕后功臣更是曾出此輩。
近20年來,港劇從輝煌日漸走向平庸,內地劇緊隨日韓劇之后崛起,我們在電視機里看過太多古裝山水大片、魔幻特效,在巨幕下消費過3D效果,回望當年小屏幕上83版的《射雕》,假山假水的舞臺劇式TVB場景、小打小鬧的香港市郊外景,還有那些改頭換面循環再用的戲服,說得刻薄簡直有如史前記憶。不過,那些同吃大鍋飯的患難與共,惺惺相惜于微時的純真,在劇中武俠童話、純真愛情的交織輝映之下,卻溫暖四溢,令幾代人在即便看過無數大片大戲后仍然歷歷在目。時代腳步匆匆,83版的《射雕》愈像金庸筆下楊過那柄玄武重劍:大巧不工,重劍無鋒。
深情幽怨只屬于《神雕》,《射雕》里的國恨家仇底下,卻是青春做伴行走江湖的爛漫朝氣。隔著二十五年的時光往回看,翁美玲一雙明眸顧盼有神,虎牙微露笑靨如花;隔著二十七年的時光往回望,《射雕》里靖哥哥憨厚忠誠,小王爺風流倜儻,洪七公慈祥威嚴,黃老邪銳氣逼人,老頑童憨態可掬……
所謂“人生若只如初見”,這七個被用至濫俗的字,自然不是萬能答案。原著深入人心,幕前選角精準,幕后制作陣容強大——這,才是該劇成為經典的真正答案。彼時,監制王天林正當盛年,編審張華標,編導杜琪峰,助理編導陳木勝、鞠覺亮們才剛剛嶄露頭角。戲里戲外,一派青春蓬勃的朝陽元氣。
少年子弟江湖老,但青春不死。演穆念慈的楊盼盼,如今女兒都二十出頭了,她說:“那時候的男孩子都很好,很純品。”當時只道是尋常,但回憶起來,大多數人都是語調輕快,眼角有笑意,除了提到翁美玲的早逝。本刊歷時近兩個月找到當年主要演員楊盼盼(穆念慈)、劉丹(洪七公)、曾江(黃藥師)、秦煌(周伯通)、黃允材(歐陽克)、秦沛(成吉思汗)、夏雨(丘處機),幕后功臣張華標、鞠覺亮等,撫今追昔細說當年情,而黃日華(郭靖)的憨直,翁美玲(黃蓉)的豪爽,苗僑偉(楊康)的狡猾,也都一一躍然紙上。此外,更得TVB不吝從資料庫翻出當年原版劇照,從膠卷中一張張掃描,提供了珍貴的圖像資料。
27年后《射雕》主創在本刊相聚,有人老了,有人不在了(裘千仞的扮演者石堅也離世了),有人更忙碌,有人退隱江湖,有的人依然活躍幕前,或者改一下陳升的歌詞:幾十歲的時候我們再相逢,笑說風花雪月算什么。
專題統籌 葉曉萍 專題采訪 本報記者 葉曉萍 曾明輝 專題撰文 韓松落 王洞洞
憐香:人人都愛翁美玲
世人都愛翁美玲。愛她的嬌憨可愛,愛她的天真率性,愛她的聰慧動人,一句話:愛她是永遠的俏黃蓉。
當年才拍過一部戲、第一次擔綱主角的翁美玲,一出現就刷新了前者的形象。如果沒有翁美玲,想必米雪版黃蓉大概已定格成經典。
電視劇和照片中存留的音容笑貌依舊青春動人,但人見人愛的阿翁原來卻是個“50后”。生于1959年的她,父親是海軍軍官,母親是側室而未獲家族肯定,但她從小衣食無憂。24歲那年回港競選香港小姐,簽約TVB從而開始了演藝生涯。在拍《射雕》之前,她只拍過一部《十三妹》。1983年,翁美玲參加《射雕》“理想黃蓉”選角活動,據說候選女演員達到三千,當時也是電視界盛事,而翁美玲最終被公司欽點成為黃蓉扮演者,原因有各種版本,有人說因為她與無線關系很好,也有人說是因為她別出心裁,穿上古裝后手執楊柳枝,側手翻至金庸面前說道:“桃花島主之女拜見金大俠。”結果終被選中。無論如何,這些傳聞只證實了她一是人緣好,二是極聰明。
她寫于拍罷《射雕》后不久的舊文里說:“她(黃蓉)是個極其復雜的個體,而且性格非常極端;她自私、自我、野蠻、任性、主觀;自己喜歡的人可以千般關顧,對不喜歡的人卻不屑一顧。”新人擔綱經典名著女主角,翁美玲在拍攝之初一度備受懷疑,壓力頗大,但83版《射雕》歷時半年一共拍了三部60集,當時邊拍邊播,第一部結束后翁美玲已經一炮而紅。
翁美玲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