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歌賽開幕不見余秋雨
星島環球網消息:昨晚(12日),備受關注的第十四屆CCTV青年歌手電視大獎賽,拉開了總決賽的序幕。讓觀眾有些意外的是,往屆青歌賽中,在臺上搶盡風頭的素質考官余秋雨先生,這次卻沒有現身。
《重慶晨報》報道,記者一打聽才知道,組委會考慮到大賽的藝術尊嚴,在團體賽中取消了此前引人關注也備受爭議的綜合素質考核,而在個人賽中,綜合素質考核也將被更專業的表演素質考核所代替。這樣,余秋雨將無緣本屆青歌賽評委。
取消綜合素質考核
青歌賽自1984年起舉辦,最早一直是單純的歌唱比賽。可1998年舉辦的第八屆大賽,忽然增加了文化綜合素質考核,考題涉及天文、地理、歷史、文學、時事等方方面面。幾年下來,這個環節的社會影響越來越大,成為賽事的最大賣點,而青歌賽的收視率,也隨著外界對文化綜合素質的眾多非議節節攀升。許多觀眾和專家都曾批評這個賣點,認為是嘩眾取寵。
昨晚,這個賣點突然消失。青歌賽導演陳雨露告訴記者,今年青歌賽的團體賽一刀切地徹底取消綜合素質考核,在個人賽的決賽中,也以“藝術素質考核”、“表演素質考核”和“音樂素質考核”三項專業考試,取代了綜合素質考核。這些考核的題目都將圍繞著音樂本身進行,選手們將抽簽即興進行演唱和表演,這一環節的分值大概是零點幾分。[page_break]
青歌賽不再秀個人
青歌賽總策劃秦新民說,當初設立綜合素質考核,主要是鑒于之前幾屆比賽,有些選手唱得很好,卻不識譜。他們希望借助這個環節來提醒歌手,除了唱功好還要注重文化修養。然而令人始料不及的是,這個環節卻造成很多觀眾對演唱主體的忽略。近幾年的青歌賽,評委余秋雨的風頭甚至蓋過了歌手。難怪有人調侃:整個比賽下來,真正得金獎的就是余秋雨一個人。一個高層次的音樂專業比賽,就這樣演變成了余秋雨的個人表演秀。
據悉,之前的比賽中,為了不丟掉綜合素質考核這個堡壘,歌手們參賽前往往會惡補文化知識,而諸如“青歌賽文化測試寶典”等書也應運而生。如此“應試”,與青歌賽最初“希望引領歌手重視文化知識積累”的初衷背道而馳。秦新民說:“當作為一項專業的國家級聲樂賽事的青歌賽出現異化時,我們希望通過一定的調整,還青歌賽音樂之本。”[page_break]
余秋雨雷人“口誤”
相關鏈接》》
身為央視青歌賽的一大看點,之前擔任評委的余秋雨屢屢卷入話題漩渦,讓這位青歌賽的綜合素質考官,頻頻出現“口誤”,并在觀眾中掀起不小爭論。今年他不再擔任評委了,我們不妨來回味一下他的經典口誤語錄,權當作最后的娛樂。
語錄一:“魯國太弱小,所以不屬于戰國七雄。”
背景:針對“哪個不屬于戰國七雄”的選擇題,余秋雨在點評時對“魯國”這個答案的解釋是“它太弱小了”。
正解:隨后有觀眾在網上糾正說:“魯國之所以未列戰國七雄,不是因為弱小,而是因為它已經不存在了。”
語錄二:“孔子是戰國后期的人了。”
背景:在點評一個流行組合的回答時,余秋雨評委發出一連串提問:“孔子,字什么名什么?”“他是春秋戰國時的哪國人?”“他的學生將他的精彩語錄收集成了一本書,叫什么名字?”“他是哪個思想學派的創始人?”答題者沒答出孔子字仲尼,是儒家創始人,余秋雨在點評時突然冒出了一句“孔子是戰國后期的人了”。
正解:孔子是春秋時期人,生于公元前551年,而戰國時期大約是從公元前475年開始的,當時孔子剛剛去世。
語錄三:“但丁不是文藝復興的代表人物。”
背景:余秋雨問一位選手:“請說出一位文藝復興的代表人物。”選手答“但丁”。余秋雨卻認為不對。
正解:恩格斯說過:但丁是中世紀的最后一位詩人,也是新時代的第一位詩人。顯然他應該是文藝復興的最早代表。[page_break]
余秋雨很忙 不可能回歸
當事人追蹤》》
本屆青歌賽的團體決賽從4月12日開始,一直持續到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