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曹操墓,歷史上有很多傳說,民間眾說紛云,宋朝后曹操被漸漸丑化成一個奸雄,為了突出他的奸,人們就炮制了曹操有“七十二疑冢”的虛傳。12月27日,中央電視臺《午間新聞》稱:在安陽縣安豐鄉西高穴村發現了一座東漢古墓,墓主可能是曹操。
是否真的是曹操墓,有待進一步鑒定及考量。據《三國志》記載:“……王崩于洛陽,年六十六,謚曰武王。二月丁卯,葬高陵。”。這里所說的“高陵”是指鄴城西邊西門豹祠以西之丘陵,與安陽雖然不是同一個地方,但是距離卻并不遠,故不少學者專家認定安陽之墓的主人乃曹公。在墓中,有些文物和一具遺骸可為墓主身份提供重要的證據。
在墓中發現兩三個石碑銘文,分別刻有“魏武王常用格虎大戟”、“魏武王常用格虎短矛”、“魏武王常用慰項石”;一具男性遺骸鑒定死者為60歲左右,與曹操死時66歲比較吻合。這兩項證據,基本可以斷定為墓主就是曹操,看似符合情理,實則不然。我認為,此墓才有可能是曹操的真正疑冢。我認為此墓被斷定為曹操墓,存在兩個疑點。
一、曹操公然申明死后葬在高陵,其實是迷惑他人。曹操死前,當然也同其它帝王一樣,并非想后人知道他的葬身之地,以避盜墓挖掘之厄運。曹操是一位杰出的軍事家,是一個擅長用運計策作戰的明慧之人,一向處事謹慎、狐疑,不至于直白地將其墓地所在曝光于世人,在他感覺自己將燈盡油枯之際,設下了最后“無中生有”之計,公然宣稱死后要葬于高陵,實則為其死后秘密葬于一個不為人所知的地方埋下伏語。陳壽中了其計,撰書曰“葬高陵”。曹操不至于建造七十二疑冢,但一疑冢、三五疑冢實有可能。故,發現的安陽之墓可能為疑冢。
二、石碑銘文其實是最大的迷惑工具。刻有“魏武王常用格虎大戟”、“魏武王常用格虎短矛”、“魏武王常用慰項石”的三具石碑,直指魏武王(曹操),刻意說明三件遺物的主人就是魏武王,給人第一感覺就是此墓主非曹操莫屬,其則不然。豈不聞“實則虛之,虛則實之”,曹操故意雕刻銘文就是為了迷惑后人,便其認為此墓就是他的墓室,而停止對他真正墓室的猜惴與搜尋。這就是為什么說安陽之墓可能為疑冢。
然而曹操之墓到底在哪里,我個人認為很有可能就在今天的安徽亳州,并非洛陽附近。曹操是安徽亳州人,當時他就是在亳州起兵,繼而平定北方的,開創了自己的一片事業天地,可謂是他的祖籍之地,又是他的福氣之地。古人非常崇尚返普歸真、葬于祖地,傍于風水寶地之說。很有可能,曹操死后,靈柩被秘密從洛陽運回故里,擇一高山流水之地,獨享清靜。文/章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