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9時,錢學森家中的靈堂仍在緊張布置當中,預計將于今日接受公眾吊唁。從昨天中午開始,錢老的家人、總裝備部的工作人員就忙于準備吊唁的各項事宜。
兒子錢永剛:父親去世時很安詳
錢老逝世的消息一經傳開,牽動了國人的心。昨日下午3點多,記者撥通了錢學森兒子錢永剛的電話,他從前晚開始一直和家人一起,在醫院陪護父親。錢永剛表示,父親去世時非常的安詳,走時一家人都在身邊。
錢永剛語氣很平靜,他說,因為父親的身份,所以一切后事要等中央的統一安排。電話里,錢永剛一直尊稱父親為“錢老”。
錢永剛是錢老長子,去年底,他去杭參觀了“錢氏科技精英系列展——錢學森院士”圖片展,接受記者采訪時曾表示,“父親最近一次來故鄉,我記得是上世紀60年代了。”錢永剛覺得這多少讓家鄉人遺憾了,“父親的心懷很寬廣,他心中裝的是中國,而不僅僅是故鄉杭州。”
錢學森生于杭州,3歲時隨家人離開故鄉,后來曾多次回杭,“故鄉情懷是永在心底的”。
陪伴了錢老26年的秘書兼學術助手涂元季說:“錢老走得很平靜。如果說還有什么未了的心愿,那就是他在書信中表達的對祖國未來的設想,比如2049年建國100周年的時候我們國家是什么樣子。”
涂元季說,錢老晚年不提過去的事情,不寫回憶錄,“他常說我沒有工夫考慮過去,我只考慮未來”。
老鄰居老部下:溫和老人,居家男
昨日下午,記者趕往位于北京玉淵潭畔中國航天大院內錢學森的住處,松樹、梧桐掩映中的紅色磚樓在秋日午后陽光下顯得分外靜謐。錢學森住處沒有對媒體開放,記者在秋葉散落的林蔭甬道上注意到,不時有人乘車輛出入,前往錢老家吊唁、慰問。
記者在現場看到,中國人民解放軍總裝備部科技委給錢學森先生送來了花籃表達哀悼。一些錢學森先生的老部下、老鄰居在聽到噩耗以后,陸續到樓下表達哀思。
一位老人告訴記者說錢學森先生是對工作非常認真的一個人,非常嚴謹;但是他又是一個特別溫和的人,從來不發火;而在生活方面,錢學森先生非常樸素。有部下回憶說,錢老從來沒有穿過禮服,都是和普通人一樣的衣著。還有鄰居告訴記者,別看錢老是大科學家,以前年輕的時候在家里也是經常做家務的。
“周總理讓我搞導彈”
從“兩彈一星”到“載人航天”,中國航天為60年后共和國的強盛鑄就了一筆無價的財富。錢學森生前接受采訪,專門回憶了研制導彈的始末。
我回國搞導彈,第一個跟我說這事的是陳賡大將。1955年秋末冬初,我回到祖國不久,在科學院工作。科學院領導說:“你剛回來先去看看中國的工業吧,中國工業最好的是東北。”我說東北我還沒去過,就這樣到東北去學習。后來轉來轉去到了哈爾濱,在哈爾濱安排我跟軍事工程學院的院長陳賡大將見面。
陳賡接見了我,還吃了頓晚飯。陳賡問我:“中國人能不能搞導彈?”我說:“為什么不能搞?難道中國人比外國人矮一截?”陳賡大將說:“好!”
后來,大概是星期六晚上,葉帥、陳賡他們去找總理。談話完了以后,總理交給我一個任務,叫我寫個意見——如何組織一個研究機構?后來我寫了一個意見,又在西花廳開了一次會,就決定搞導彈了。那天,我在總理那兒吃了一頓午飯,桌上有蒸雞蛋,總理還特意盛了一勺給我。
1955年,錢學森受命組建了中國第一個火箭、導彈研究所——國防部第五研究院并擔任首任院長。隨后,他主持完成了“噴氣和火箭技術的建立”規劃,參與了近程導彈、中近程導彈和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的研制,直接領導了用中近程導彈運載原子彈“兩彈結合”試驗,參與制定了中國第一個星際航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