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飛鴻
俞飛鴻的新片《愛有來生》八月底公映,這次她不僅擔任女主角,而且第一次拿起了導筒。影片講述了一段凄美的愛情故事:孤女阿九和一個比自己小的土匪相愛,但他們分屬兩個不同的家族,家族間世代有仇。阿九深愛的男人死于火拼,兩人從此生死相隔、陰陽兩岸。然而男人死后,魂魄不散,在一棵銀杏樹下,深情等待自己已經轉世投胎的前世愛人。這一等,就是50年。
有人驚呼,內地銀幕終于可以正面出現“鬼”了!但對俞飛鴻來說,神鬼魔怪并不是她要表達的重點,她想借此告訴大家,世界上有一種真愛,即便死亡也不能將其泯滅。那份穿越時空、直達永恒的愛,才是俞飛鴻的心頭千千結。
《愛有來生》獻給同學
十多年前俞飛鴻第一次讀到須蘭的短篇小說《銀杏,銀杏》,即被深深打動。那時,令她聲名大噪的電視劇《牽手》尚未拍攝。此后俞飛鴻的事業越走越高,人也越來越忙,但這部小說在她心中一直縈繞不去。時間愈久,將其搬上銀幕的愿望愈強烈。
起初,俞飛鴻只是四處向人推薦,可一直沒有合適的導演人選。不知不覺5年過去了,她突然想到,也許她找的人就是她自己?5年前她不會,也不敢想自己當導演。那時她還太年輕,加上作為演員,她很清楚在目前國內的導演中心制下,導演責任重大,工作頭緒繁多。然而,時間豐富了俞飛鴻的閱歷,她對《銀杏,銀杏》所表達的意境和感情,觸動更深。所有的積淀和感受都在找一個表達的突破口,俞飛鴻想,我最熟悉和便利的表達方式不就是電影么?
她把故事講給王朔聽,希望王朔能為她推薦導演。王朔干脆鼓勵她拍,這給猶豫中的俞飛鴻很大勇氣。接著,來自朋友的鼓勵越來越多。很多人說,只要你來當導演,我們就來給你當幫手。《愛有來生》立項后,他們兌現了自己的諾言。俞飛鴻是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93屆畢業生,影片的美術師項海明、錄音師王丹戎以及海報設計,甚至包括負責影片后期制作的特效公司的老板,都是那一屆她的同學。
俞飛鴻把同學之誼看得很重,她說那和電影學院特別的環境有關:“那時電影學院一屆也就300多人,大家交往多,感情比較深。不像綜合性大學,一屆幾千人,可能互相之間都不認識。我們同學之間有種一起成長的感情。《愛有來生》的拍攝很辛苦,掙錢也不是最多。但是因為同學的情誼,大家能聚在一起做一件事,我感到特別榮幸,特別感激。”
《愛有來生》結尾有一幅字幕:“謹以此片獻給天上的同學潘云暉。”高中同學的早逝,讓俞飛鴻第一次對生死無常有了銘心刻骨的體驗。她回憶說,最早聽說這個同學患有再生障礙性貧血,她沒當回事,以為那不過是貧血罷了。有一次寒假回家,在傍晚的公交車站,她看見他從對面走過,當時下雨,而她又在等人,轉念間便錯過了打招呼的機會。誰知半年之后,同學因病去世的消息傳來,俞飛鴻才知道,所謂再生障礙性貧血就是人們談之色變的白血病,而那次錯過,竟成了他們的最后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