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世紀臺前高聲演戲,六十載幕后低調做人”,簡單的挽聯勾勒出林連昆的一生。昨天上午,八寶山殯儀館二號廳內播放著舒緩、悠揚的音樂,北京人藝表演藝術家林連昆靜靜躺在鮮花叢中。林老的二兒子表示,選擇德沃夏克的《別故鄉》送走父親,是因為他生前從不在觀眾和同事面前表現出悲哀,遺像他們也特意選了一張林老笑得非常開心的。
靈堂外,告別的隊伍并不長,大約只有三四百人。靈堂內,吳剛、丁志誠、王剛、高冬平、劉曉蓉、孟秀泣不成聲地告別恩師。楊立新則和另外幾位同學一直紅腫著雙眼守在靈堂門口。
談起老師,丁志誠說林連昆特別重視引導大家表現情感,而非單純教授技巧。他回憶起當年小品課上的一個片段:“課上到一半,老師突然走到我面前,伸手就摸我衣兜。我沒反應過來,驚得呆呆地看著他。他說,"記住嘍,這種裝不出來的驚嚇,才叫真感受,演戲就得要真感受。"”
呂中、藍天野、蘇民等人藝老藝術家也趕來送別老友。“綠葉廿年托上下,鐵花連歲綻參差。”蘇民說,林連昆在人藝當了多年配角,直到快50歲才第一次當上主角并嶄露頭角。但他從無怨言,在臺上甘當綠葉,在臺下勤勉工作。蘇民還將林連昆稱為“人藝的功臣”,說他培養了一批優秀演員,為人藝輸入了新鮮血液,保持了人藝的旺盛生命力。
送行隊伍里還有一個“非親非故”的特殊群體,既有四五十歲的中老年人,也有二十出頭的年輕人,他們是北京人藝之友的會員,也是林老的戲迷。“當年為了看林老爺子的《天下第一樓》,我夜里十二點爬起來排隊買票。”家住宣武區,年過半百的李全雪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追看林老的戲,說起戲名兒來如數家珍,“《左鄰右舍》、《小井胡同》、《狗兒爺涅槃》……他演什么像什么,絕了!”“其實我挺"恨"他的,他在電視劇《水滸》里演的蔡京、《左鄰右舍》里的洪仁杰演得多真實,多招人恨呀!”戲迷梁京鋼對林老的愛緣于一種特殊的“恨”。
除了上年紀的老戲友,來送別的也不乏80后小戲迷。1982年出生的王茁只看過林老上世紀90年代以后的劇目,他認為林老塑造的人物“無可取代”:“老爺子每句臺詞的味兒都抓得特別準,感情宣泄充沛又自然,我一聽就被帶走了。”
“沒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員”,正是堅守著這個觀念,林連昆才能甘于寂寞在舞臺上飾演那么多的配角;因為對舞臺的癡迷,他才能塑造出“狗兒爺”等經典角色。北京劇協副主席楊乾武認為:“林連昆那一代人,心里永遠有超越個人利益的藝術追求,他們的表演和社會歷史、人生價值融為一體,能和觀眾產生共鳴;那一代人之后,對舞臺保持執著和虔誠之心的演員越來越少,將表演和成名成家掛鉤的人越來越多,這樣的舞臺藝術是飄著的,不可能得到觀眾的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