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8月3日,溫家寶到解放軍總醫院,為季羨林祝賀96歲壽辰。
2009年7月11日,對于中國國學界來說,是一個沉重的日子。這一天,當代中國兩位學術泰斗季羨林和任繼愈,就像事先約好似的駕鶴西行。從學術成就來看,就學術影響而言,或拿治學品格而論,兩位先生可謂學貫東西、享譽中外、德高望重,是名副其實的學術巨擘、國學大師。在一個需要大師的國度,在一個大師稀缺的年代,一天之內隕落兩顆巨星,學界痛悲、舉國痛惜!
中國兩位學術泰 斗同日駕鶴西去
●季羨林:著名學者、國學大師、北京大學資 深教授,享年98歲●任繼愈:著名哲學家、宗教學家、歷史學 家,享 年93歲
我國著名學者、北京大學資深教授
國學大師季羨林辭世
據新華社電 我國著名學者、國學大師、北京大學資深教授季羨林先生7月11日上午9時在北京301醫院辭世,享年98歲。
記者當日上午從北京大學獲悉,北京大學已成立治喪工作組,開展相關工作。
兒子季承介紹:突發心臟病父親昨晨逝世
記者從季羨林之子季承處獲悉,季羨林走得突然但很平靜。
沒人想到今后每年的7月11日將會成為季羨林的忌日。早晨起床,季羨林感覺不好,特別是眼睛乏力,301醫院的醫生們猛然意識到這是不好的征兆。就在他們研究治療方案的時候,老人心臟病發作,陷入昏迷,緊張的搶救隨后展開。
季承被一陣急促的電話鈴聲驚醒,是關于父親的不好的消息,他趕緊出門,他覺得父親的骨子硬,他一定可以挺住的。季承是8時30分趕到病房的。搶救依然在進行,父親已經陷入深度昏迷,不能說話了。季承被請到門外,他預感到與父親告別的時刻到了。
9時,醫生疲倦地走了出來,一些年輕的護士哭了,父親就這么走了,沒有留下任何遺言。北京大學的領導聞訊趕來,雙方商量了后事的問題。季承握住父親的手,還有余溫在,昨天父子倆還相談甚歡的,怎么就走了呢?73歲的季承老淚縱橫。12時,季羨林的遺體從301醫院的西樓移到太平間。
季承默默地整理著父親的遺物,很簡單的幾件東西,清理幾下就沒有了。這間父親住了7年的房間冷清極了,等遺物整理完之后,一點也看不出父親曾經待過的痕跡了。季承難過地走出病房,遇到了一群記者,他對他們說:“父親走得很突然,但很平靜,沒有痛苦。父親沒有遺言。我每天都和他在一起,這一段時間,是我們父子倆最快樂的日子。”
季承還告訴記者,自己的姐姐已經過世,因此父親去世的時候只有自己唯一一個親人。
季羨林生前說:“這半年來,非常愉快”
據錢文忠透露,最后兩個月,季羨林先生一直在其子季承的照顧陪伴下,老人的心情非常愉快,胃口很好,仍然酷愛吃胡蘿卜羊肉餃子。據了解,季羨林前不久在接受一檔電視采訪時,思路極其清晰、邏輯極其嚴密地對著鏡頭,連續說了半個多小時。用季羨林先生自己的話說:“這半年來,非常愉快。”
季羨林生命的最后100天 四月:鼓勵學生探究“水文化”
約莫四五月間的一天,唐師曾又來看先生季羨林了。“先生……”48歲的學生,見到先生,還是如20多年前在未名湖畔般親切。
唐師曾總是在遇到人生的大事時來找先生。唐師曾這次是來向季羨林匯報他“水文化系列”寫作計劃的。
去年,唐師曾已經把黃河流域走了一遍,寫了一本關于黃河文化的書叫《黃河聯想》。今年他還準備把珠江流域走一遍。季羨林聽了很高興,他對學生說,水文化對于中華文明而言極其重要,因為水文化之中孕育著文明的最初形態。季羨林答應為學生關于珠江的新書題寫書名。
五月:拼命題字還人情債
五六月間的一天,季羨林收到了畫家榮宏君的新書《世紀恩怨》。這書名正是兩個月前季老親筆為榮宏君題寫的。
季老翻看著散發油墨香的新書,輕輕地感嘆終于又還了一份情。身邊人都知道,老人說的是一百余封老人私信完璧歸趙那件事。那是在今年2月,榮宏君在市面上用7000元買到了這批老人的私信。榮宏君找到季老的兒子季承,季承鑒定為真,榮宏君便決定要將信件物歸原主,而堅決不收分文。這讓季老很過意不去,他不喜歡欠人情。老人為此左右思量,何以為報?恰巧榮宏君正在寫關于徐悲鴻和劉海粟恩怨的這本書,季羨林就欣然應允題寫了 “世紀恩怨”作為書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