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是一個‘亂’字了得。”提起正在熱播的《我的團長我的團》,不少電視觀眾直搖頭,從最初該劇拍攝時的命運多舛,到后期上映時各家電視臺層出不窮的宣傳噱頭,再到后來播出時間的非常規編排,已經讓不少對該劇有所期待的觀眾心生厭煩。“突迷”章先生表示,電視劇需要一定的知名度和炒作,否則無法引起觀眾的關注,這是人之常情,是可以理解的事情,但把炒作當成拔高收視率的惟一手段就有點過了。“《我的團長我的團》本來擁有很好的辨識度,《士兵突擊》原班人馬參與創作足以吊起所有人的胃口,作為一個‘突迷’我肯定會看兩眼的,但后來播出時的變數卻讓一部好好的電視劇變了味。”的確如此,作為電視史上每集百萬的“天價”電視劇,取得首播權的幾家電視臺都策劃了隆重的開播儀式,但后來首播日期一改再改,好不容易確定為3月5日開播,江蘇衛視又搞出一個零點首播,東方衛視則掐頭去尾趕進度,將三集的內容壓縮為兩集,云南衛視更“雷”人,破天荒地一天連播16集,黃金檔再重播,收視大戰最終導致觀眾的收視疲勞。
劇情拖沓
情節小眾
幾集“團長”追著看下來,看不懂成了大部分觀眾的觀后感。一來該劇以1942年中國遠征軍赴中緬邊境抗戰為背景,這段歷史并非廣為人知的。電視劇開篇就是一段激烈的戰爭場面,之后劇中人物來了一個群體展示,當時已經是一隊潰兵,用編劇蘭曉龍的話說,電視劇展現的是“鐵定要做‘炮灰’的他們在尋找活路過程中體現出來的人的信念、立場與思想的沖突”,不了解這段歷史的人顯然很難“入鏡”。另一方面,康洪雷導演的風格決定了他在駕馭此類題材時的局限性。康洪雷的劇作風格以細膩取勝,善于以細節刻畫、心理展示來描摹人物性格,這也是當時《士兵突擊》一炮而紅的主要原因,畢竟《士兵突擊》講述的是大環境下的小人物,如許三多、袁郎等人對于“不拋棄,不放棄”這一生存準則的不同演繹;但與《士兵突擊》不同,《我的團長我的團》更確切來說是一部歷史劇,大場面、厚重感決定了該劇大開大合、酣暢淋漓的風格,觀眾們也需要通過這樣縱橫捭闔的沖突來宣泄情緒,但康洪雷卻反其道而行之,設計了許多很用心的對白以及小細節,在歷史劇的大前提下就顯得有些拖沓了,有網友曾抨擊道:“劇中長期就是一群臟兮兮的人坐在那里,你一句我一句的不知所云扯來扯去,節奏之慢讓人只想換臺,等到第三集‘團長’出現以后,好不容易大伙有機會可以上戰場了,結果又繞來繞去說正面進攻太危險,必須巧打采用迂回戰術。看到這里估計不少觀眾就徹底暈菜了,敢情扯了N集,最后還要繼續扯啊。當然中間編劇也沒閑著,順道給迷龍找了個老婆。”
戰爭場面
似曾相識
正所謂“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隨便逛一下跟《我的團長我的團》相關的論壇或是貼吧,就可以發現《我的團長我的團》與《珍珠港》戰爭場面雷同的帖子,不少網友指出,第三集中,飛機被打落的場景完全是《珍珠港》的截圖,尤其是墜地那一刻,就是《珍珠港》最后那個B29轟炸機墜落在中國稻田里的場景;還有被日軍飛機擊的飛機突然變成了美國野馬戰斗機,之所以出現這樣張冠李戴的鏡頭也是因為用了《珍珠港》里的鏡頭。此外,劇中的穿幫鏡頭屢見不鮮,如劇中外國演員“戰死”之后,眼皮居然還神奇地一抽一抽的;空戰中剪輯混亂,明明是一架戰斗機在攻擊一架運輸機,但最后被擊中的是一架戰斗機;英軍倉庫的頂部材料是石棉瓦,根據時間來考證,那個年代還沒有石棉瓦。
“團長”背后有一段
不能忘記的歷史
《我的團長我的團》第一次觸及了在中緬邊境抗戰的中國遠征軍話題。編劇蘭曉龍在接受采訪時曾表示劇中歷史背景力求真實,“總的原則是要對得起那段歷史,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因而使得這部電視劇帶有了強烈的時代色彩和歷史意義,不了解“團長”背后這段歷史的人,“補課”之后再解讀或許會有別樣的感觸。
1941年12月7日,太平洋戰爭爆發,日軍迅速占領菲律賓、泰國、馬來西亞、印尼等地。中國大地正深陷于苦難之中,云南由于它特殊的地緣關系成為抗日戰爭時期的一個重要戰場,它離海不遠,可以借道出國、借船出海。向東可以通過越南進入北部灣,通往太平洋;向西可以利用緬甸、泰國、印度,借助孟加拉灣到印度洋。1942年上半年,日軍占領了緬甸全境,緬甸的淪陷對中國戰場產生了嚴重的影響。為了保護中國西南大后方的安全,10萬余中國遠征軍將士先后入緬對日作戰,但是戰事不利,戰火很快燒到了云南的中緬邊境地帶,戰斗異常激烈,稱之為“滇緬之戰”。盡管中國遠征軍浴血奮戰,取得了東吁保衛戰、斯瓦阻擊戰、仁安羌解圍戰和東枝爭奪戰等勝利,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