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個娛樂公司留不住主力戰將的時候,這樣的商業化運作就不可持續。陳楚生的舉動雖說是在拯救自己,但也是間接地拯救天娛,只是不知道天娛能不能讀懂這種“苦諫”。
陳楚生在湖南衛視跨年演唱會上不辭而別,1月8日,天娛傳媒正式“通緝”陳楚生,宣布“停止藝人陳楚生的一切演藝活動,直至相關問題解決為止”。天娛和陳楚生的暗戰終于浮上了臺面。
陳楚生病了,是心病;天娛也病了,是貪病。
明星是商品,陳楚生也是,只不過在成為商品之后,他還想保有一點自然屬性,而不想全被“臭烘烘”的東西裹住。陳楚生和許多明星不一樣的是,很多明星是靠過度吹噓成就了名氣,他們就像尉遲恭、秦叔寶一樣,因李世民的吹噓成了千年門神,但他們從此被風干了掛在冰冷的大門上。而陳楚生肚子里還是有點貨色的,這就是他一直堅持要把音樂繼續到底的原因。他不喜歡商演,不喜歡做戲,他堅持自己不是一個全面發展的藝人,而是一個單純的音樂人。
但天娛有自己的利益,如果陳楚生一意往音樂人上去玩,成為像許巍一樣的純歌手,那么就會像許巍一樣,歌雖然很火,但出場費一直是四線明星的價,這是天娛不愿看到的。
娛樂圈是一個著色、漂黑能力極強的染缸,這里的金錢法則與催肥法則擠兌著人們的良心。傳統娛樂的做法是先讓歌手出唱片,然后去宣傳推廣,然后成功成為藝人。現在則是完全倒過來,先找個人來,把他宣傳得火火的,然后呢,他沒時間去做唱片,“日扳仲永環謁于邑人,不使學”,把剩余價值榨了又榨,不少新出道的小歌手的成長經歷就是娛樂圈極度商品化的縮影。
堅持了理想,就堅持了貧窮;保留了純真,也保留了孤獨———這是商業社會對個體無情的嘲弄。陳楚生懂得這個社會大勢,多年前在深圳謀生的時候,切肉、送餐、收賬,他已經體會到了錢的重要性;后來他簽過百代,被大公司撂在一邊,也嘗過人情冷暖。經歷過磨難的陳楚生知道現在獲得的一切來之不易。在我看來,陳楚生本不想毀約,他想抓住天娛,但又想以自己的出位把天娛這個商業怪獸往人性的軌道上拉一把。但習慣了金錢至上的天娛已無法停下它畸形的腳步,它從不曾也不愿冷靜地思考一下:為何憂郁有才的陳楚生、大氣凄美的張靚穎、小眾口味的尚雯婕、周筆暢都一個個地要離開天娛?
當一個娛樂公司留不住主力戰將的時候,這樣的商業化運作就不可持續。陳楚生的舉動雖說是在拯救自己,但也是間接地拯救天娛,只是不知道天娛能不能讀懂這種“苦諫”。文/一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