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寨”,曾經是一種對新生事物的新鮮的表達。而如今,“山寨”卻在泛濫成災,無數人在借它進行刻意炫耀,卻還自以為趣味橫生、獨辟蹊徑。
新鮮 創意無限的“山寨機”
“山寨”的流行起源是手機行業。從簡單地模仿發展到大膽地給正品添油加醋,“山寨手機”誕生了無數創意十足的產品。像同時支持鋰電池和干電池的號稱“永不斷電”的手機,能安裝多達4個攝像頭的超強視頻手機,搭載了8個獨立揚聲器的MP3手機……
雖然都知道山寨手機存有爭議,但消費需求仍使其搶盡風頭。很多業內人士也不得不表態:“山寨手機讓我們看到了手機在研發、銷售方面存在的不足,提醒我們該提升自身的品牌競爭力了。”
流行 “山寨”漸成文化現象
“山寨機”的流行使“山寨”一詞被升華總結,成為草根創造力、民間趣味的代名詞流行開來。通過網絡,越來越多的人把身邊新鮮的東西拿出來調侃,大家才知道“山寨”真的是無處不在。像全國各城市中都有仿照國內外著名景點的建筑物,經網友編輯整理出來后成為“山寨版白宮”和“山寨版凱旋門”等;一些長相酷似大牌明星的普通人為地方產品做廣告,舉手投足模仿得惟妙惟肖,成了“山寨明星”……帶著趣味,伴著笑聲,“山寨”成為今年最流行的詞匯之一。有學者為“山寨”定性:“山寨也是一種文化,折射出了普通人的創新與智慧,以及對傳統秩序的不屑與挑戰,并用一種幽默的方式來表達與嘲弄。”
麻木 “山寨”越來越泛濫
接近年底,“山寨”越來越肆虐。之前大家踴躍發現“山寨”,發掘出了生活中的無窮樂趣;而如今,制造“山寨”、創造“山寨”,則帶著形形色色的動機和目的出場。
網絡紅人胡戈推出了“山寨版《新聞聯播》”,一個酷愛鉆研歷史的普通人錄制了“山寨版《百家講壇》”,某網站推出了《山寨電影》,剛剛落地北京的兵團衛視也有了“山寨版Channel V”的稱呼……最轟動的莫過于要與央視春晚唱對臺戲的“山寨春晚”,策劃人老孟說:“我們就想做一臺和央視不一樣的春節聯歡晚會,讓老百姓自己演自己的節目”。
像所有流行文化一樣,驟然的火爆總會吸引無數人躍躍欲試地要嘗嘗其中的甜頭,有學者指出:“山寨所代表的創造、解構、反諷等含義其實并不新鮮,經不起大家的過度咀嚼。嚼得越快,嚼的人越多,只能說明熱衷其中的社會人群的創造力的匱乏。我不認為只要起個‘山寨春晚’的名字,它就一定比央視春晚有價值,有質量,更貼近民意。”種種跡象表明,“山寨”確實正在從一種自發的趣味,逐漸演變成簡單、刻意的策劃炒作套路,越來越多的“山寨產品”、“山寨活動”,讓人看不到絲毫創意的價值,早已失去了當年“山寨機”給人們帶來的實實在在的新奇和震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