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凱歌 王學圻
大家都說王學圻在《梅蘭芳》里的十三燕演得最好,我覺得好就好在他沒有直接叫譚鑫培,而叫十三燕――如果開拍個《梅蘭芳》的前傳,劇組至少不必像伺候梅家一樣再去伺候譚家了,拍一部“十三燕前傳”,講十三燕在清末這個大環境下的成名過程,現在正是時候吧。
演員都是現成的,讓《梅蘭芳》里少年梅蘭芳的飾演者余少群演十三燕的青少年,然后,之后的戲就交給王學圻一人了事。
我是說,這或者可以彌補《梅蘭芳》的某些不足,比如黎明的京劇范兒太淺了,在后大段接不住王學圻伶界大王的“神氣”,如果拍“十三燕前傳”一定要注意,電影前后的京劇氣場要足夠,演員的范兒要夠。
王學圻為了演好十三燕跟一位資深的京劇藝術家學戲多日,更對京劇“范兒”深有體會,電影里十三燕特殊的語調就是王學圻個人發揮的,這其實增強了京劇的質感。
他說,一些京劇大師都是這樣夸人的:
“爺爺,你看我這段戲練得怎么樣?”
“嗯,不賴。”
“謝謝爺爺。”
“嗯,不賴你。”
在“十三燕前傳”里這樣的段落應比比皆是最好,加之十三燕與慈禧、光緒和大清宮廷的特殊關系,想來一定精彩,至少可以認認真真給觀眾講講什么是京劇,它為什么能如此輝煌?
而且,對《梅蘭芳》里的“紙枷鎖”的比喻,我頗不感冒,明明就是一出寫京劇大師的戲,演一人個和他從事的事業的關系,寫一藝術家的執著,這才是最重要的,“紙枷鎖”既沒說清是什么“枷鎖”,更把電影搞得有種莫名的不爽,其實誰活在世上沒有一副“紙枷鎖”的拷著,光緒皇帝沒有嗎?慈禧太后沒有嗎?孫中山沒有嗎?
“紙枷鎖”是討論社會與人性的關系,這明顯是第五代導演的傳統局限,說白了就是矯情。梅蘭芳不是電影里那么偉大的民族英雄,也不是只有他一人受到某種“紙枷鎖”的限制,他的魅力在舞臺上,在于他對京劇的熱愛上,至于斗鬼子之類的事跡,也只是在盡一個中國人的本份。
真希望看到一部少些政治說教和道德勸諭的“十三燕前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