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劇場的時候,天還沒有黑盡,我恍然地看著散場的人流,想要找尋出那份悵然的緣由,心里卻似有團扯不開的棉絮梗在胸口發作不得。在長達兩個半小時過程中,我不止一次地試圖捕捉和定義自己那種紛繁復雜卻又稍縱即逝的情緒,但沒等我體會摸咂出其中的真味,劇情的發展卻又把我迅速帶離去到另一種情感體驗。于是,我放棄了要給這出期待已久的大戲一個明確的褒貶取向。沒有期待中《霸王別姬》式的酣暢淋漓,也不似《無極》般極盡雷人之能事,《梅蘭芳》絕不是“好”與“不好”那么簡單。
全片以梅蘭芳的人生軌跡為時間線,采取三段式的敘事方式鋪陳展開,為我們展現了其一生中“死別”、“生離”、“聚散”三個重要片段,分別以親情、愛欲和愛國之情為情感內核,階段分明、層層遞進。然而匪夷所思的是,隨著情節的階段式推進,我的觀影情緒也跟著三步走,從心潮澎湃到開心一刻再到昏昏欲睡,這三段由于敘事手法和演員表現的迥異而呈現出完全不同的水準。而無可爭辯的是,講述梅蘭芳的大伯和師父“十三燕”之死的“死別”篇是最像《霸王別姬》,也是最趨向陳凱歌的藝術追求的一章,出演的青年梅蘭芳的新人余少群表現不俗,而飾演“十三燕”的老戲骨王學圻更是全片的一個亮點,兩人的對手戲更堪稱是全片的最高潮。敘述梅蘭芳與孟小冬感情糾葛的“生離”本應該是影片最出彩的“動情”段落,而黎明和章子怡的對手戲也一直是本片宣傳的看點,而令人頗為失望的是,雖然章子怡的出演讓人眼前一亮,但黎明拖沓拘謹的演技和時而失控的情緒化處理讓這一段落的感染力大打折扣,笑場點和雷人指數在此節迅速攀升,觀眾們的笑聲此起彼伏。經過中段的喜劇氣氛,在講述抗戰時期梅蘭芳拒絕為日本人演出的“聚散”篇中,觀眾期待的高潮卻遲遲沒有到來,取而代之的是對中日文化沖突冗長的表述和毫無新意的愛國主義說理,加之黎明持續沉悶的表現和孫紅雷過分的夸張演繹,使得整部影片很遺憾地在一種延遲高潮的不暢快感和怪異感中戛然而止。
毫無疑問的,“死別”這一章節絕對是整部影片的精華所在,若沒有此節,我大概可以肯定地給予《梅》片一個毫不客氣的“貶”評,可以說,這精彩的開篇兒撐起了整部影片,而撐起這開篇兒第一章的,絕對是十三燕的扮演者王學圻。他扮演的十三燕是當時被譽為“伶界大王”的京劇名角,與梅家有著三代情誼,梅蘭芳叫他“爺爺”,在梅蘭芳的大伯去世之后,在實際上擔負起了培養梅蘭芳的責任,對梅蘭芳來說,十三燕既是師父是前輩更是親人。而由于少年梅蘭芳接收了新思想意欲改革京劇,這與十三燕的傳統觀念發生了抵觸,一場轟烈的擂臺賽在兩人之間展開。雖然結局是以十三燕之死而告終,但正是十三燕教會了梅蘭芳“輸不可怕,怕才可怕”的道理,而梅蘭芳也一直以其死前托付與他的“提高伶人的地位”為一生的目標,可以說,十三燕這個人物影響了梅蘭芳的一生。這是一個極具人格魅力和性格張力的角色,他血性爺們但不嚴肅死板,他看似不著邊際的自嘲調侃字字都在點上,他看似謙卑卻敢于權貴叫板,他明里反對梅蘭芳革新實際卻是其登上事業頂峰的最后助力;處在新舊更替風口浪尖的上的他,是個極其矛盾的人物,與看不起伶人的權貴矛盾,與時代矛盾,與梅蘭芳矛盾,與他自己矛盾。這是陳凱歌在整部影片中塑造得最成功的一個人物,而王學圻不愧是老一派的實力演員,無論是作為“伶界大王”該有的扮相身段手勢,還是略帶黑色幽默讓人笑中帶淚的演繹,著實把這么個血肉豐滿而復雜的十三燕給演活了。
與梅蘭芳打擂的最后一場,他知道自己必輸,而輸也意味著自己生命的終結,但他還是選擇了登臺,因為對他而言怕比輸更可怕。面對被人蓄意破壞后一片狼藉空無一人的“座兒”,他氣定神閑地唱完最后一句《定軍山》,在他認為“最神圣”的戲臺上給自己的藝術生涯和生命劃上了完美而悲壯的休止符。這是全片唯一使我落下淚的場景,也是能讓我找到一些《霸王別姬》的影子的一個段落,雖然陳凱歌一再聲明不拿此片與《霸》相比,但作為一位普通的觀影者又怎么能不期許能再一次體會如《霸》帶給我們的那種酣暢呢?
《梅》是一部復雜而矛盾的影片,既有陳凱歌的藝術堅持也有對票房的妥協,于是乎,我們看到的,是一個有些失衡的成品,你既無法叫好,也不能不為其中的部分所動容,我只能懷揣著這樣復雜的心情選擇一遍一遍回放精彩的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