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商晨報11月28日報道 2001年7月9日,《百家講壇》在央視10套正式開播,到今年剛好是第七個年頭。
“現在科教頻道的24檔節目中,《百家講壇》在9、10月份的收視排名已經跌到了10名開外,最低的時候在第18位,已經處于中下游水平。”日前,有不愿具名的央視科教頻道的節目編導向媒體透露。
曾經風光無限的《百家講壇》如今遭遇“七年之癢”,問題究竟出在哪里呢?26日,一些業內人士和專家學者對此進行了分析。
原因1:學術娛樂化
曲阜師范大學教授駱承烈認為,《百家講壇》的優勢在于借助了電視這種現代化傳媒的力量,用通俗的語言很好地普及了傳統文化,如今之所以顯出頹勢,和它“學術娛樂化”的傾向不無關系,“首先,《百家講壇》的節目過分追求趣味性,講傳統文化時用詞太過華麗甚至離譜,這樣就會偏離傳統文化的本色。其次,有些主講人倉促上陣,講得不太嚴謹。比如有一次,于丹把孔子‘游于藝’中的‘藝’字解釋成‘藝術’,這顯然是錯的,這個‘藝’應該是指‘六藝’。第三,《百家講壇》部分主講人的作風不太能服眾,這也導致了不少觀眾對節目的反感。”
原因2:節目難創新
同樣是做學者講壇類節目的地方臺制片人張立詳細地分析了個中原因:“第一,任何一個電視欄目都有一個從不溫不火到廣受關注、再到重歸平淡的過程,《百家講壇》也無法脫離這個規律;第二,作為一種電視節目形態,《百家講壇》在挖掘新的學術明星上后勁不足;第三,央視身份特殊,很多有意思的題材都不能做,據說1840年以后的東西都不讓講,對此他們的編導也很苦悶,因為古代有意思的東西差不多都講完了。”原因3:各方來挑戰
近年來,網上出現了一些“草根學者”,以自錄視頻的方式打造自己的“百家講壇”,一時引發了外界關注,但很快,這些“草根講堂”就銷聲匿跡了。
與零星的“草根講堂”不同,各地方臺和各大門戶網站近年來都先后推出了各自的學術類講壇,其中尤以規模頗大的“網上大講堂”最受關注。專家認為,“網絡講堂”涵蓋的社會熱點問題比較多,像全民炒股、鑒寶收藏等話題都可以發起講解討論,是一種能讓觀眾有實際收獲并值得大力發展的傳播形式。
未來去向:未必“死路一條”
此外記者還了解到,不少人在對《百家講壇》保持意見的同時也認為,應該繼續保留這一檔學術性文化節目,不能因為收視率低了就撤。“熒屏上不能全是泛娛樂化的東西,純文化的可以被擠壓,但應該有自己的位置。”一位高校的教授告訴記者。 (本文來源:華商晨報——遼一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