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只上過小學四年級,但是他儒雅的風度得到很多人的贊許;他,不是專職的經紀人,卻是徐靜蕾、陸毅、孫儷、佟大為,甚至歌唱家劉歡、著名導演趙寶剛等當紅明星的最初締造者。他,不抽煙,不喝酒,不愛結交朋友,也不愛旅游,他把所有的浪漫與美麗都融入到自己筆下的人物,那些美麗的故事,感動了無數人的心靈。他就是海巖,中國文壇四個版稅收入最高的人之一,中國旅游飯店行業知名度最高的職業經理人,他那條“海巖文化產業鏈”從1987年的《便衣警察》開始,就開創了諸多的“之最”。
在影視圈,一部作品紅很正常,但部部作品都紅卻非常罕見,而每部劇都由新人領銜,恐怕只有海巖敢這樣做。之所以大膽起用新人,海巖自有一套見解:“現在電視劇拼的就是明星的實力,明星的人氣。我的戲敢不用明星,那是因為我就是明星,如果不是海巖的戲,誰敢這么做?就像金庸,他不一定要用明星。我的戲主要賣點就是我,所謂海巖劇,在影視圈里算一個名詞了。海巖劇拍得爛沒關系,它是品牌,像張藝謀,《十面埋伏》拍得爛沒關系,照樣有很多人看。”
“你捧紅了很多人,有成就感嗎?”對于記者的追問,海巖坦率地表示,他開始并沒有成就感,后來很多人都說,海巖是造星高手,海巖是造星機器,甚至“美國的朋友也說在紐約看到一份報紙,美國人眼中中國有造星能力的兩個人,一個是張藝謀、一個是海巖。聽到這樣的說法,我突然有了做伯樂的成就感”。當然也有批評者認為海巖的作品商業味兒太濃,并不具有藝術價值,海巖認為:“或許因為我本身是商人,作品又有許多相關運作。于是有人研究‘海巖產業鏈’,分析帶動多少GDP,甚至有些電影學院在講編劇或者小說寫作時,用計算機分析出《玉觀音》及《永不瞑目》的寫作規律、元素構成等等。所以我已經被‘打扮’成處心積慮、精明透頂的人,仿佛對每部作品都運籌帷幄,其實根本沒這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