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這是一個精神缺失的年代,影星歌星甚至莫名其妙的人充斥了現代生活。那么,我們是如何看待90年代的四大天王?
偶像崇拜自古有之:戰火硝煙時,英雄人物多為人所向往;和平年代,又用什么來填補物質外的空白?不要對"偶像"兩個字嗤之以鼻,阻止孩子們聽周杰倫的父母們啊,早就忘了當年躲在被窩里聽鄧麗君的歲月。有人說這是一個精神缺失的年代,影星歌星甚至莫名其妙的人充斥了現代生活。那么,我們是如何看待90年代的四大天王?
[page_break]
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初,如果你不知道“四大天王”的名號,分不清黎張劉郭,那真的是件落伍的糗事。四大天王成了九十年代初期流行文化的代名詞,張學友、劉德華、黎明和郭富城四個男歌星在那個年代成為排行榜和頒獎禮上的常客,完全繼承了譚詠麟他們一代歌手的輝煌。由于張國榮譚詠麟等老天皇巨星相繼退隱,香港樂壇需要有點新意來刺激市場,于是這個稱呼應運而生。百花齊放的八十年代走到終點,由一個壟斷意味式的繼承開始了下一個十年的篇章。
如果說八十年代譚張等人成為巨星進而引發人們對娛樂產品的消費熱潮的話,那么四大天王在九十年代的作用就是把娛樂圈偶像化并且神化,再次把娛樂消費推向高峰。在他們身上幾乎可以找到所有香港人以及香港明星們的影子——他們努力勤奮、工作的范圍由歌手到影星幾乎無所不能,于是出現了“影視歌三棲”的稱呼。四個人的唱片數量以及銷量都是其他歌手所不能比擬的,隨之各大獎項的得主也不外乎他們四人。除了張學友的外形稍遜之外,其他三人更是不需要用歌喉,光憑長相就得到無數粉絲的熱愛,“追星族”一詞基本上出自這個時期,而且他們的瘋舉動層出不窮(至今還有楊麗娟這樣的癡心追隨者)。特別是對于剛對娛樂產業有點朦朧認識的內地的人們來說,四大天王是最好的模板以及膜拜的版本,因此我們便用最大的熱情投入到一場刻骨銘心的沉醉中去。
但是在電影、歌曲等方面銷量大豐收的同時,回顧這段歷史我們也發現值得回味和真正有生命力的流行作品并沒有多少。在偶像當道的那幾年,人們被多彩的外包裝所迷惑,忽視了真正的內容。比起八十年代中人手一個記歌詞的小本,靠拷帶和廣播聽歌的日子,九十年代的消費感大大增強。偶像幾乎也就是時髦商品。四大天王商業上的成就并沒有推動文化進步。歌曲原創力和八十年代持平,而且因為需求量增大出現更多的行貨大路貨。直到九十年代中期商臺的“豁達”行動提倡原創才讓港人認識到唱自己的歌的重要性——而在七十年代的臺灣,李雙澤就已經意識到這一點并以身作則地開展了民歌運動。電影的粗制濫造更是令人驚心,天王們接拍的片子經常是僅僅為了娛樂大眾和賺票房,在內容和導演手法等實際的藝術表現上沒有可取之處。整個娛樂圈也籠罩在他們形成的壟斷影子下,有機會出頭的新人少之又少。回頭看來繁榮的歷史背后隱藏著內核方面的停滯不前,是利是弊還一時說不清。
相反隨著新世紀到來,四位天王相繼宣布淡出或者不再使用這個名頭之后,他們真正的藝術生涯開始了。無論是在電影表演上還是在歌曲創作方面,他們都以成熟的姿態和良好的表現得到大家認同。而此時市場已經漸漸萎縮,新人更新也越來越快。看來繁榮年代容易令人迷失,歷練與沉淀才會使人成熟。
[page_break]
[page_break]
EVENT 年度事件
兩岸三地交流
1 月,第一屆海峽兩岸暨香港電影導演研討會在香港舉行。此后,兩岸三地的電影導演每年輪流在祖國大陸、
新聞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