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飛花似花
秋日桃花島,桃花成泥,情花夾道。“武林盟主”張紀中施展“凌波微步”行色匆匆,朝海邊飛馳。他左手持金蛇劍,背負玄鐵劍,腰間別著火槍,嘴里吟唱著《笑傲江湖曲》,他的愛物白猿與神雕緊跟其后。江湖傳言,張紀中此番要趕赴華山之巔拜會“武林王者”金庸,授取圣火令與倚天屠龍。
——題記
詩人最怕沒有詩歌,作家最怕沒有文章,導演最怕沒有作品。張紀中大抵是不必怕的,因為他至少有金庸武俠劇。金庸武俠是張紀中的寶庫,從《笑傲江湖》到《鹿鼎記》,金庸武俠不僅讓他登上“武林盟主”寶座,更令他賺得個盆滿缽溢。據媒體報道,張紀中又將開拍《倚天屠龍記》,并成為他十年內的第七部也是最后一部金庸劇。
張紀中對武俠劇早已輕車熟路,十年浮沉的深厚功底與底蘊外加大成本、強陣容、高科技、雷炒作以及“全世界都沒人比得過我”(張紀中語)的精神,不出彩就等于是失敗。張紀中說:“收視率就代表一切。”他這話說得很有些不厚道,藐視與忽略了客觀存在的事實。《笑傲江湖》的收視率確實比較高,但在飛花眼里,這部張紀中的金庸開山作無疑是他最失敗的武俠劇,幾乎背離了貫穿于金庸武俠中的佛家慈悲法眼和無為、逍遙、絕學、棄智的道家境界,也深受大眾吐沫與磚頭的“厚愛”,甚至連金庸亦頗有微詞。飛花認為,《笑傲江湖》的高收視率恐怕更多來自于大眾對金庸武俠的癡愛而愛屋及烏。
張紀中的不厚道,還淋漓盡致地表露在借力打力,借媒體之力引大眾之罵進而大打對攻戰,想方設法地炒作。趙薇前些日子在接受采訪時借用其新作《一個女人的史詩》中的臺詞說:“不要跟群眾斗了,沒有好處的。”而老姜頭張紀中則堅決貫徹落實的是毛主席“與天斗其樂無窮,與地斗其樂無窮,與人斗其樂無窮”的理念。趙薇的感悟是因為她作為本分演員,被動遭惡搞的多;而張紀中的理念是因為他作為制片人導演,在出片多如牛毛的演藝界,不炒不斗,不翻天蹈海地折騰,哪能更好地吸金引銀呢?但張紀中為抬高自己作品而指缺甚至貶低別人的作品,走自己的路還要批評別人走的路,卻讓人感覺有些不厚道。這就好比有人非要將不同時代的美女放在現代比相貌,如周璇比章子怡,還有可比性乎?飛花只有敬佩的份,然后言不由衷地說:高!實在是高!
不管張紀中張口即無所忌憚的“張無忌”式表演令人噴飯甚至嘔吐,但飛花依然認同張紀中“拍金庸世界第一”的論斷。董橋曾說,他旅居倫敦時曾研究過馬克思,走遍了倫敦古舊的街道,聽慣了倫敦人委婉的言談,讀了很多馬克思的書,就以為認識了馬克思。誰知道翻看整理了那些筆記,發現認識的原來不是馬克思其人,而是馬克思的胡須。董橋感嘆“胡須誤人”。張紀中拍《笑傲江湖》與《射雕英雄傳》的狀態大抵就是如此。此后,無論是《天龍八部》還是《神雕俠侶》,無論是《碧血劍》還是《鹿鼎記》,盡管不一定見得特別令人滿意,甚至出現將“花瓶主角”當寶貝的嫌疑,但足以令張紀中從罵壇中起死回生。因為張紀中越來越尊重原著,并吃透原著精神,能夠反映金庸武俠中包涵的歷史感、文化與他的俠義精神,進而用鏡頭以最濃的武俠味體現故事情節。并配以對觀眾的興趣走向把握、制作的大氣精美,收到磚頭吐沫越來越少,得到欣賞贊美越來越多,也是順理成章的事。畢竟如今電視里播放更多的武俠劇太垃圾太糟蹋人的智商了。當然,金庸系列武俠劇在日本收費電視臺播放后受到挑剔的日本觀眾的熱烈追捧也是例證。
然而,天下無不散之筵席。不知是張紀中也開始審美疲勞,還是他真忙得沒有時間;不知是金庸武俠精華皆被張紀中拍完,還是張紀中江郎才盡;不知是武俠劇行情一路走低,還是張紀中另有“新歡”。反正張紀中已經明確表示,《倚天屠龍記》是他拍攝金庸武俠劇的最后晚餐。
既然是最后晚餐,張紀中大抵是要使出十八般武藝來慢慢享受的。大眾可能要耐心等待。但飛花關注的,倒不是張紀中的《倚天屠龍記》經典與否,而是張紀中是否又會將《倚天屠龍記》拍成一部風光介紹劇?張紀中是否會將殷素素與張翠山的死拍得如阿朱與喬峰般無奈與悲凄?張紀中是否會將周芷若出招九陰白骨爪拍得像梅超風那么舞蹈?張紀中是否會將張無忌與趙敏的愛情拍成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