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逸臣夢想開演唱會,向魏導學習勇敢追夢。
范逸臣“Love Story”MV,拍出他的初戀故事。
電影《海角七號》全臺狂賣,男主人公范逸臣成了當紅炸子雞。從當年的偶像歌手,到《海角七號》歌手夢碎、挫敗返鄉的臨時投遞員阿嘉,不少觀眾在范逸臣的角色中找到自己的身影,也好奇阿嘉與范逸臣有幾分交集?此次“星OnLine”專訪,請他親自告訴你。
國中碰音樂… 因為貪冷氣
問:你原本是念商業設計,什么時候開端喜歡玩音樂?
答:我爸爸喜歡畫畫,受他感染,我也愛畫畫。國中時老師建議我走美術的路。因考專科的成績比考高中好,所以就選擇就讀當年的臺中商專商業設計科,但念了以后才發現,自己更喜歡純粹的美術,而不是設計。
國中時我參加學校的KTV社團,但我是因為可以吹冷氣、很舒服,不必像別的社團要在外面跑來跑去。結果唱一唱,發現自己歌喉還OK,唱些王杰、郭富城的歌,感覺很有趣,可是沒把唱歌當一回事。
專科畢業后,我在樂器行認識在PUB駐唱的老師,他們找我去頂班,才開端唱歌。當時沒想太多,只覺得好玩,不過沒想到就在PUB唱歌被經紀人看中、簽約,比我的預期還早。
問:剛出道被塑造成“情歌王子”和你真實形象很不一樣,曾讓你痛苦掙扎嗎?
答:我在臺中組團玩的就是搖滾,不過出道時柔美派當道,在主流唱片公司被打造成“情歌王子”我不驚訝,但是心里常會出現一些OS ,“為了唱片形象,我OK,接受,可是這樣唱片真的有比較好賣嗎?”我一直懷疑。
出了幾張專輯后,我常會回想當初的自己是什么樣子?只要有20%不是做自己,感覺就有差,會開端否認自己、愈來愈沒自信。另一方面,這個被塑造的我,也沒有得到正面肯定。我常會問自己,“做自己有那么糟嗎?”
直到后來,我發現以真實面貌出現,別人的反應其實不差,才慢慢找回自信。現在的我認為,珍惜真實自我才是長久之計,一旦丟掉自己,什么都不是。
演10部戲 就等于活10回
問:為什么在唱歌之外還想演戲?
當歌手后,因發片期外沒有任務,想在唱片的空檔演戲。開端演戲,只是好玩。不過唱歌和演戲差很多,唱歌是一個人在錄音室里努力的“獨腳戲”,演戲卻要有人和你一起對話。
我的個性中有一部分喜歡扮演別人,一旦扮演別人我就不會想太多,把自己放開來。演戲可以經歷別人的人生,一般正常人的人生只能活一回,但你如果演了10部戲,就等于活了10回,很有趣,也多了再一次的機會。
問:你在《海角七號》里扮演的“阿嘉”,讓很多人覺得這角色有你的影子,你們像嗎?
答:阿嘉會把失敗與不順怪罪為別人沒眼光,所以一事無成;但我不會,也不會帶刺面對別人,我最多只會怪自己、比較認命,如果試過依然沒有,就算了。
問:阿嘉從屏東到臺北打拚,你則是從臺東鄉下的原住民部落到以漢人占多數的都市臺中念書,又從臺中到臺北,轉換新環境時曾遇到過什么挫折?
答:文化與生活習慣的確有很大的不同,但我盡全力適應。而且適應之外,還要去了解。我發現所有的沖突與不滿,很多時候是因為不了解發生的,我深深相信人性本善,因為那時他們也只想證明自己是存在的。
看劇本有想法 寫信給魏導
問:《海角七號》導演魏德圣說,你是阿嘉一角試鏡者中唯一看劇本后寫信給他的人。這封信里寫些什么?你怎么想像這個角色?
答:我之前看劇本、和導演面談時,不知道劇本就是導演魏德圣寫的,所以后來寫信給導演,就把自己對劇本的意見告訴他,希望在故事里加強樂團的部分,讓包含阿嘉、茂伯、馬拉桑這些小人物在登臺表演前,經歷更多磨練、千辛萬苦追求音樂夢想,最后更有苦盡甘來的感覺。我看劇本時的心情很冷靜,但看電影因為有配樂和樂團,超過癮。
之前表演課老師郎祖筠告訴我,劇本只是角色的一部分,劇本里阿嘉是個28歲回到故鄉恒春的歌手,但其他要靠演員的想像補充血肉。她的說法讓我受益良多,我假想阿嘉是個驕傲的人,他在家鄉是個人人崇拜的歌手。原本和媽媽感情很好,但因殺出另一個男人(指鄉代主席),母子關系變得很微妙,他才離家到臺北,想證明自己,即使受了再多苦,也不會告訴媽媽。
問:不少人看到《海角七號》里的你,都覺得你既叛逆又壓抑。你究竟有多叛逆?會頂撞爸媽或老師?離家出走?找人打架?除了裸泳還做過什么很大膽的事?
答:這一切都發生過,但是──一切都只發生在我的夢境里。裸泳本身不是一件很大膽的事,電影的票房超乎預期這個事件才是重點。有誰知道電影票房的成績會如此驚人到不知所措?我們大家都報以稱贊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