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夜幕下的哈爾濱》,很多年過四旬的觀眾都非常熟悉,其中很多人或者曾是小說原著的忠實讀者,或者曾是王剛演播版廣播劇的忠實聽眾。而根據小說原著改編的話劇就更不計其數了,很多舞臺劇的老藝術家都以曾經扮演過“王一民”為榮。當由趙寶剛執導,陸毅、周杰、李小冉主演的新版《夜幕》登陸熒屏時,面對充滿了偶像氣息的新劇,觀眾的評價自然褒貶不一,也會不約而同地回憶起當年的心境:上世紀80年代初期,人們對文藝作品的追捧空前繁榮起來,1982年剛剛出版了《夜幕下的哈爾濱》原著,同年就被改編成話劇、廣播劇;次年,同名電視劇也跟著“橫空出世”了。
原著
人物參照生活原型
問世時間:1982年
《夜幕下的哈爾濱》原著作者陳玙,哈爾濱人。1954年,陳玙舉家遷到鋼都鞍山,2005年4月25日,他因病在鞍山逝世。在鞍山生活期間,他的主要工作就是話劇的劇本創作。1960年,陳玙得到了一個機會——為在哈爾濱做過多年地下工作的鞍山市市長李維民同志整理回憶錄《地下烽火》。工作完成之后,他的小說《夜幕下的哈爾濱》也就基本收集完了素材:哈一中老師、地下黨員王一民的原型就是有著豐富地下斗爭工作經歷的李維民,“王一民”是李維民在哈爾濱做地下工作時的化名。不過,陳玙還是經過了18年的構思才動筆,從1978年起開始寫作這本書,到1982年長達71萬字的小說《夜幕下的哈爾濱》才得以問世,由春風文藝出版社出版發行,兩年內共印刷3次,發行30多萬冊,《哈爾濱日報》當時還曾獨家連載過這部小說。
搜集素材期間,陳玙到過哈爾濱東北抗日烈士博物館,讀過一些抗日英雄的生平傳略;也去過楊靖宇壯烈犧牲的地方——蒙江密林,等等。在研究了冒死為抗聯運送軍火的日本反戰志士伊田助男的史料后,陳玙創造出了日本青年學者玉旨一郎的獨特文學形象;他描寫的盧運啟的獨生子盧秋影,是一個被當時的社會環境污染了靈魂的紈绔子弟,他的原型是陳玙讀書時的一個同學,這是舊時代頹廢青年的一種類型。此外,共青團員羅世誠,愛國知識分子柳絮影、塞上蕭和愛國的工人、商販以及漢奸特務等人物,也均有參照的真實生活原型。
話劇
臺柱子同臺創經典
問世時間:1982年
1982年,小說《夜幕下的哈爾濱》出版發行,同年就被哈爾濱話劇院搬上舞臺,算是用表演方式呈現的最早版本。當時,哈爾濱話劇院導演王志超讀到《夜幕下的哈爾濱》時浮想聯翩、情緒激動,因為他也是上世紀40年代的地下黨員。于是,王志超立刻召集了羅克敏、高藍、王稼祥和倪正華四位編劇,他們統一構思后分頭去寫。一個星期后,大家把劇本拿來,王志超把劇本串起來后,緊接著開始選演員。當時話劇院的臺柱子幾乎全部參演,集合了最強力量,一個月之內便排演完畢。
當年的哈爾濱話劇院正值鼎盛時期,在全國都很有名氣。《夜幕下的哈爾濱》又是一部原汁原味的關于哈爾濱題材的話劇,很值得紀念。首演當日,場面十分火爆,“那時候買票得排隊,一個人只許買四張,多了不賣。一些人著急看戲,不得不托人買票。”大幕拉開,栩栩如生,一百多場演出,場場爆滿。一些老哈爾濱人看了以后都說“太像了”,舞臺上的老演員陸連明、劉國祥、趙文欣等人的表現更是沒得說。他們是哈爾濱話劇院的臺柱子,是老哈爾濱人,都經歷過日偽時期,對于劇中的情景也非常熟悉。而這部戲也是當年哈爾濱話劇院第一代演員同臺的最后一場戲,隨著老輩人紛紛故去,他們再也沒能合演一部大戲,《夜幕下的哈爾濱》成了絕唱。另外,出演“王一民”和“玉旨一郎”的劉毓濱、杜雨露,如今都已成為知名的影視演員。
廣播劇
王剛說書萬人空巷
問世時間:1982年
隨著小說《夜幕》的出版,王剛播講的評書版《夜幕下的哈爾濱》也成為眾人追捧的經典。說書人的人選本來是著名評書藝術家劉蘭芳,但她覺得《夜幕》不太適合自己的表演風格。后來才由遼寧電臺將這部作品介紹給王剛,王剛播講起來朗朗上口,深得青睞,1982年,有108家電臺播出這部評書,聽眾超過3億。
讓王剛沒有想到的是,20多年后,他的這版廣播劇還有大批聽眾在“瘋狂”地追逐,還受到很多網友的力捧。很多“發燒友”干脆把王剛總共75回的廣播劇做成壓縮文件供網友下載,而且下載量十分驚人,高達萬次。有網友表示:“雖然以前看過老版的《夜幕下的哈爾濱》,也聽過王剛為該劇所配的‘畫外音’,但從沒聽過王剛的廣播劇。下載后聽了覺得很有味道,特別是王剛那特別的聲音,加上廣播劇的一些配樂,感覺十分新鮮!”也有一位自稱90后的網友表示:“最近看了新聞,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