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北京奧運會主題曲《我和你》在鳥巢響起。
在藍色地球上,劉歡邊上的這位有著天籟般嗓音的白衣女子再次打動了我們。英國著名歌手,被人們稱為“月光女神”的莎拉·布萊曼,時隔16年,再次在五環下吟唱。
很多人還記得1992年的巴塞羅那奧運會,莎拉·布萊曼與歌王卡雷拉斯同臺演唱主題曲,也記得當年在戴安娜王妃葬禮上,她的震撼了全世界的《Time to Say Goodbye》(告別的時刻)。她被稱為繼世界三大男高音帕瓦羅蒂、卡雷拉斯和多明戈之后世界樂壇的另一個天后級人物。她融合古典與流行,在全世界有著無數歌迷,曾創造了單曲全球銷量超過1000萬張的驚人紀錄。
第一次聽主題歌感動落淚
1992年巴塞羅那奧運會開幕式,莎拉和歌王卡雷拉斯對唱主題歌,她天籟般的迷人嗓音讓很多人沉迷。十六年后,莎拉接到來自北京的邀請,她簡直不敢相信:“我從來沒想到還能再次演唱奧運會的主題歌,這對我來說是一個特別大的榮譽,我覺得自己的運氣非常好。 ”
這首《我和你》一直是北京奧運會開幕終極懸念之一,在參與評選的5000多首北京奧運歌曲征集里脫穎而出。
莎拉說,《我和你》簡單柔美的旋律和她在巴塞羅那奧運會上演唱過的那首大氣磅礴的主題歌在風格和旋律上有著很大的不同,但“它們都有著同樣的主題——團結,全世界的人們緊緊團結在一起。”她說自己第一次聽到這首歌就為它優美、單純的旋律,為歌詞所表達的全人類共同的夢想所感動,“當我聽到加入孩子們的童音那個版本時,感動得流下了眼淚”。
而對自己的搭檔劉歡,莎拉也贊不絕口:“劉歡很棒,第一次看到他的臉,就覺得他非常的友好,我非常喜歡他。”
音樂劇女王
很多人一直對《歌劇魅影》中克莉絲汀純凈、通透,好似不食人間煙火般的嗓音念念不忘。雖然莎拉·布萊曼已不再演唱這個角色多年,但這個為她量身訂做,讓全球轟動的角色,似乎已經灌注了莎拉·布萊曼的氣息,別人無法取代。
莎拉·布萊曼1960年8月14日出生于英國樸茲茅斯,父親是土地中介商,母親是蘇活區的舞蹈女郎。莎拉的母親望女成鳳,經常帶著小小的莎拉四處學習芭蕾、歌唱、表演,參加各種比賽,莎拉也因此接觸了古典音樂,而她的父母則喜歡六十年代的重搖滾。在兩種音樂文化的沖擊交融下,莎拉除了有一副天生純凈的嗓音外,還有了融合多元音樂的視野。
莎拉十三歲就以音樂劇《我與亞伯特》首次登臺,之后她又進入正統的表演藝術學校就讀。在皇家音樂院讀書時,她在大型流行舞團上嶄露頭角。二十歲的莎拉參加著名的音樂劇《貓》的甄選,獲得Jamima一角,并與著名音樂劇作曲家韋伯結婚。
婚后,在韋伯的音樂支持下,莎拉的演唱事業平步青云,同歌王多明戈一同演唱韋伯的《安魂曲》,并因《歌劇魁影》一劇成為耀眼的音樂劇明星。1986年,在“英國女王陛下劇院”的演出使這部名劇傳遍了全世界,兩年后,她將該劇帶到紐約百老匯。
但好景不長,之后《愛的觀點》票房不佳,1990年兩人就宣告離婚。但直至今日,莎拉還是韋伯心目中的第一女伶,更是樂迷心目中韋伯音樂劇“永遠的第一女主角”。
最著名的《Time to Say Goodbye》
離開韋伯后,莎拉度過了一段艱難期,她開始嘗試和音樂劇相關的舞臺劇、電影的演出,但效果都不好,最終才確定“歌手”路線。此時她的男友,“謎”(Enigma)合唱團的創始團員法蘭克·彼得森開始擔任她的唱片制作人。
1993年,專輯“Dive”(潛入水中)發行,1996年,專輯“Fly”(飛翔)發行,1997年,專輯“Timeless”(永恒)發行,其中兼具古典與流行唱法的“Time to Say Goodbye”,更是為她找到了事業第二春,全球狂賣兩百五十萬張。專輯最令人心動的主打歌《Time to Say Goodbye 》(告別的時刻)是與意大利天王級的男高音流行歌手安德烈·波切利合唱的。這首歌還有一個感人的故事:《Time to Say Goodbye 》是德國拳王亨利·馬克斯為告別他傳奇的職業生涯而特別邀請他最鐘愛的女歌手莎拉演唱的,然而在1996年11月舉行的拳賽中亨利意外失手,當他登場謝幕時,《Time to Say Goodbye 》的旋律響起,莎拉傷感的歌聲令聞者無不動容。這首歌在歐美歌壇影響巨大,戴安娜的葬禮之前,BBC也以這首歌作為對戴妃的最后告別。
2000年,專輯“La Luna”(月光女神)發行,被譽為莎拉的巔峰之作。專輯歌曲很多都是改編自名家的作品,如貝多芬、保羅·西蒙等,讓人沉醉在逝去年代永不逝去的聲音里。
莎拉·布萊曼私下是個唱片收藏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