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因出席2004年戛納電影節
【尤瑟夫·夏因代表作】:
《為什么是亞歷山大?》(1978年)
《埃及故事》(1982年)、《別了,波拿巴》(1985)
《盧米埃爾與四十大導》(1996年)、《命運》(1997年)《別戀》(1999年)、《9·11事件簿》(2002年)
《每人一部電影》(2007年)、《混沌》(2007年)
尤瑟夫·夏因早已是埃及和阿拉伯世界電影的一面旗幟,作為導演,演員,制片,編劇,他的作品的內容從埃及亞歷山大的古老家族到紐約9·11恐怖襲擊,被譽為“埃及電影之父”。夏因1926年1月5日生于埃及的亞歷山大,2008年7月27日逝世于開羅,享年82歲。去年他憑借生前最后一部作品《混沌》再度入選威尼斯電影節,威尼斯電影節組委會于近日宣布今年電影節將會向夏因致敬。Luc
為藝術遭受牢獄之災
1926年尤瑟夫·夏因(YoussefChahine)出生于埃及亞歷山大,年少時的夢想是成為一名出色的演員。二戰剛剛結束的1947年,滿懷壯志的尤瑟夫·夏因離開祖國,年僅21歲的他只身前往美國洛杉磯學習電影。一年之后他回到埃及,在朋友資助下,夏因開始籌備自己第一部影片,《阿門爸爸》于1950年問世,從此開始了他的執導生涯。作為一位關注現實的電影人,尤瑟夫·夏因從未間斷過對社會不公和壓抑的抗爭。他一生共拍攝了四十多部電影長片,背負著強烈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在《明日拂曉》、《十字架》等代表作中,他多次站在知識分子的角度反思,分析和批判社會與國家制度,尤其是現代文明中的拜金主義思想。
夏因在自己的國家特殊的環境下,致力于通過電影反對不合理的社會制度,反抗宗教狂熱和伊斯蘭原教旨主義。由于夏因的激進立場,他時常激怒一些人群和當局,譬如1970年的《選擇》就是一幅埃及知識分子的諷喻畫像,1973年的《麻雀》則對當時社會上惟利是圖的市井現象進行了分析。尤其是1984年,他堅持放映了一部被當局禁映的影片,他不得不經歷一段牢獄之災,為藝術創作和追求付出代價。
批判宗教狂熱
在尤瑟夫·夏因的影片中,也常常能看到導演本人的影子。1978年,他執導了《為什么是亞歷山大?》,用膠片里的青年時光為自己帶回了一座柏林電影節評審團銀熊大獎。四年之后,尤瑟夫·夏因開始執導自傳體三部曲《回憶》、《重回亞歷山大》和1997年的《命運》。這三部系列作品用一種超寫實的手法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夏因著力地批評了宗教的狂熱和對媒體導向的思辨,也因此在1997年戛納電影節50周年上榮獲了特別大獎。
進入新世紀,老當益壯的夏因仍然在導演的位子上孜孜不倦,2001年他執導了風格完全不同的音樂喜劇《親愛的,好戲上場》,尋求另一種途徑。9·11襲擊發生后,一生關注時事的夏因立刻與其他導演合作完成了紀念9·11的紀錄短片集,對恐怖事件進行了譴責和反思,該片亦獲得當年的歐洲最佳電影獎榮譽。2004年他帶著對美國的舊有感情,繼續出品了《從亞歷山大到紐約》,把古老的埃及同現代的美國聯系起來,包含了自己對求學時代的追憶。2007年,應戛納國際電影節60周年慶祝活動的邀請,夏因參與了賀歲片《每人一部電影》的短片制作,與30余位世界著名導演分享第七藝術的感悟。老導演用3分鐘的自傳體形式,回顧了自己幾十年來從影生涯中的期盼與成就。須發皆白的他舉起手中的獎狀,動容地說:“這一刻,我等了47年……也借此給年輕人提些建議,耐心點,這是值得的。”
安葬于亞歷山大家族墓穴
近年,尤瑟夫·夏因的身體狀況一度欠佳。他入選威尼斯電影節的最后一部影片是去年的《混沌》,在發布會上導演依然斗志昂揚,宣稱要繼續批判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