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雄屏專欄
又到了暑假中外大片紛紛出爐的時候,《赤壁》、《蝙蝠俠》個個以系列之姿來勢洶洶,賣座也皆不差。投資金額及明星陣容似乎在比大小,觀眾的消費心理縮減成了主流、口碑、廣告等環境及從眾成分,反而主觀的審美和品質要求退為其次。
這種觀眾有部分人士是不滿的,前幾年在互聯網上對《無極》、《滿城盡帶黃金甲》、《十面埋伏》的口誅筆伐即為一證。但這些聲音雖不至于到“犬吠火車”的地步,卻也不能改變主流產品和“帕羅托”少數產品占據大部分市場的經濟原則。
不過2006年的“長尾理論”問世,倒給了無數小眾產品和獨立制片無限生機。長尾理論是由美國《Wired》雜志主編克里斯·安德森發表,后來一直位居暢銷書排行榜上。他主要為獨立及小眾產品描繪了一個天堂,以為大眾的需求正從需求曲線頭部的少數大熱門產品,轉向為曲線尾部的大量小眾產品。
安德森列舉了出版界的一個現象,一本十年前冷門的登山書《觸摸巔峰》,因為另一本登山暢銷書《進入稀薄空氣》的亞馬遜書店連鎖效應,使《觸摸》一書進入《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14周,比《進入》賣得還好。安德森因此得出結論,21世紀的文化、經濟模式將改變,過去實體媒介和發行平臺太少,使廣告、口碑和從眾心理為主的大眾文化將不再萬夫莫敵,受眾將遠離20世紀這種傳統購買模式,冷門和小眾商品將能透過新科技及互聯網的虛擬平臺做販售,不再苦于大書店、戲院將小商品下架下片的困境。
長尾理論對經濟文化革命性的影響是這幾年的熱門話題,它使獨立制片殘存著一絲生存希望,以為大片廠壟斷經營的模式不可能長存,預示著一個電子內容,明星時代終結的新世紀美景。
然而近期哈佛教授安妮塔·艾伯絲(AnitaElberse)在《哈佛商業評論》上發表了駁斥“長尾理論”的論文,她指出“長尾理論”忽略了社會學研究之面向,讀者和電影觀眾不見得會急于擺脫實物庫存帶來的束縛,他們不一定會在長尾巴上成千上萬的小眾產品流連忘返。她說文化消費行為中,喜歡體驗別人經歷的事,這種從眾心理并沒有強烈的個人主義抉擇。艾伯絲教授提出精確的數字研究來佐證,當受眾可以在任何商品中有選擇自由時,他仍先選熱門的大眾產品。所以互聯網并未提供小眾或分眾產品之天堂,反而鞏固了熱門產品的絕對優勢地位。
上個月,前米拉麥克斯總經理馬克·吉爾(MarkGill)在洛杉磯電影節融資會議上發表演講,題目是《天要塌下來了!》,更強化了艾伯絲教授的說法,給獨立制片當頭棒喝,幾天內被點閱九萬次。因為他說獨立制片宛如小雞到處嚷嚷天要塌了,但“天真的要塌了”!
吉爾列舉了13個跡象,如大片廠獨立制片的分公司紛紛關門;獨立公司裁員(如新線截掉90%);華爾街過去四年投入好萊塢的180億美元將撤;一年拍5000部電影,只有600部在美上片;通貨膨脹使廣告費居高不下,效果卻在遞減;與電影競爭的新影音媒體(YouTubes、有線電視、ipods等)出現;國際市場被好萊塢和當地產品瓜分;銀行對獨立片投資明年將撤出等等。
吉爾說,其實大片廠也很辛苦,現在任何一部電影平均成本7000萬美元,加上行銷得上億美元,加上資訊傳播之快速發達,靠廣告唬弄群眾的時代已過,唯有品質是賣座的保證。但這不代表獨立制片也因品質就大賣座。知識分子和分眾也許喜歡《Juno》(2007年最成功的獨立制片),但真正賣座的會是恐怖片系列大片。
何況,吉爾以為,獨立制片又有太多連品質都談不上呢?每年有5000部電影報名圣丹斯影展,其中只有五部在美上片會賺到錢。該影展是獨立制片之品牌,換句話說,預算1000萬美元以下的電影,99.9%會賠錢。
吉爾的結論雖鼓勵“片少片好”的原則,但已給獨立制片莫大的打擊,也給“長尾”澆了一大盆冷水。
關于小眾和獨立制片的存活和生機顯見仍會爭論不休,我們雖不停呼吁文化應多元化,但行銷的壟斷和寡頭優勢已在形成當中。未來像《瘋狂的石頭》這種奇跡將更難再現,君不見連寧浩都轉向拍數千萬美元的大片啦!
編輯 最愛李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