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慕容天涯 ■編輯/最愛李哲
起手,出招,收勢。一拳一腳的風聲,總是猶在耳畔。熱血之所以沸騰,我們之所以激動,都是因為那個,曾經被世人頂禮膜拜的名字。
2008年7月20日,偉大的功夫巨星李小龍逝世35周年。
關于李小龍,人們的記憶里總有拳腳生風與眾多傳言。傳說中,他總是一個強大到無法比擬的人,是的,這不是一個簡單的名字就可以告知的過程。
35年,為李小龍再次回憶一下子,因為時光這東西,實在太無情。
出生與死亡
人們記住的,不外乎如此:李小龍在三藩市出生,有個曾經叫做李振藩的名字。仿如“陳港生”般意義深遠。除去這個有些制定意味的出生,最富傳奇色彩的無外乎是其原因撲朔迷離的死亡。李的死因,至今是個迷,和夢露姐姐的香消玉殞一樣的令人扼腕嘆息。
李的死因不外乎是以下幾點:練功過度、仇殺、服藥、腦部腫瘤……是的,在這個資訊發達的時代,議論一個人的死亡似乎是掛在嘴邊的茶余飯后談資一樣簡單。但是,當這個人物在生前用其強大的身手,無比震撼的興邦之風,在全世界為“功夫”謀得一席之地時,我們,處在網絡發達,消息飛速傳播時代的我們,可以不負責任的給出各種樣子的臆想。
李的出生,與學武,都是一條其終生逃不過的路。而死亡,只是將生的偉大延續,并不作為其對立面存在著。
既然逃不過,就要戰。而有價值的離去,更是一種完美的結局,陳港生在接受訪談時,提到了李,突然,他說他很怕,因為布魯斯李不需要在多年后被人們看到其衰老的樣子,但是他會,那個時候,顫顫巍巍的老成龍接過的是終身成就獎,收獲的是唏噓與淚光。
但是李小龍沒有這一切,他拒絕老去。給人們,和時代一個完美定格,永遠。
實戰之王?
而當我們回憶李小龍的時候,最習慣提起的,便是其無所不在的強大。那強大,來自無比“真實”的記錄。洪金寶的那段“人未動,拳已至”的回憶。關于全美跆拳道冠軍的頭銜,究竟是實戰還是表演的爭執。以及在陳年報紙上,永遠可以查到的,李在舊金山唐人街的空手制服歹徒的英勇事跡。
于是,兩個觀點的無休止爭論開始了。究竟是超越同時代人的強大,還是普通人的強化?關于李小龍,人們在一刻不停的討論著。
身材精健,但是并不搶眼壯碩的李,在這個崇尚力量的年代遭到了太多的來自“科學”的非議。人們對于所有描述其戰斗力的文字,產生了極大的興趣。這興趣讓討論的曲線結果成了下跌的股市一般。從熱議到動搖,直至批駁和全盤否定。如果用科學說話,我們知道這不過是一種我們習慣的例證法。智者本身和強者本身,都希望被崇敬,但是強者如果是智者,便不會在乎這些非議和為其動搖一絲一毫。這如同是恒星的耀眼下,那黑子一樣的必然存在。
虛夸首先是不可取的,我們不希望看到類似網絡上流傳的那段,天雷般的黑市拳傳說的文字。而實戰也是存在的。李與黃姓武師的那場無法碰面的追逐戰,與背后的抓痕,使得人們對于功夫明星的實戰能力第一次強烈提出質疑。
傷痛對于強者而言并不稀奇,猶如泰森被摔跤明星抱摔在俱樂部門外,甄子丹在港酒店門前的以一敵七雙發均掛彩,拉塞爾•克羅與人互相以老拳問候一樣的常見。關于李的實戰,也永遠無法爭執出個結論。
但是問題在于,李究竟是電影明星,還是功夫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