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女兒看功夫熊貓。本想從影院看來著,但購票而未得,干脆從網上下載,稍瞬即可,品著西瓜,席地而坐,一只黑眼圈胖肚子肥爪子步驟遲鈍渾身笑料的家伙,很快就領著我和女兒進入了動畫世界。
這是好萊塢的又一動畫大制作,據稱是充滿中國元素的大制作,并且因為中國受地震之災而計劃讓災區孩子重綻笑容。盡管前一時期,有一專攻熊貓形象的藝術家非常強烈地抗議,要求電影部門拒絕此片的入境公映,但《功夫熊貓》的獨門功夫沖破阻礙,還是于今夏登陸國內劇場,向全中國的兒童、甚至成人們,貢獻了一席動畫大餐。我無法判斷其片是否特為災區孩子而作,但是,片中濃郁的中國元素確實令人佩服,正如導演馬克所說,“這部影片就是要貼近中國文化,并用最真實的手段來展示它,讓更多的觀眾了解它。其實,《功夫熊貓》是我對中國的一次致敬。”我對于馬克的說法深以為然。
片子的情節很簡單,很中國,很江湖,很武俠,當然,也很兒童。憑著“中國功夫”+“爆笑喜劇”+“大牌配音”(成龍、劉玉玲以及奧斯卡的獲獎影帝也參與了配音),先是在戛納電影節大出風頭,然后是在北美上映時輕易奪冠票房榜,現在,又進入中國市場,已突破票房億元大關。應當說,是當年美國版《花木蘭》之后的又一次好萊塢式中國動畫的豪華展示。劇情是,熊貓阿寶一心想成為功夫大俠,卻不幸出身在小面館老板的家庭,下好面條是人們對他的固有定位。面館附近,有個浣熊師傅帶領著號稱“五大高手”的徒弟,進行著一場選出“龍斗士”的武林大會,因為強悍的敵人殘豹即將到來,必須由龍斗士救民于水火。熊貓阿寶點著鞭炮助推器竄入高空,自天而降到比武現場,陰差陽錯地成為了龍斗士。德高望重的龜神仙點著頭說:嗯,他就是龍斗士,這不是巧合,這世界沒有巧合。因巧合而至的熊貓被公認為“沒有巧合”地成為龍斗士。接下來,無一絲武功的熊貓開始了練武之路,這是中國式練武,一系列我們從成龍、李小龍、周星馳等影片中熟悉的中國招式一一登場,虎、螳螂、仙鶴、蛇、猴等五類功夫被卡通造型演繹得豐富而驚艷,筷子、轎子、高蹺、鞭炮、面條、針灸、書法、功夫、燈籠、餃子……哇呀呀,簡直是一場中國道具的大展覽,而訓練熊貓成武功高手的不僅是苦練,更有那中國式禪意的抒發:此時無招勝有招。所謂的神龍秘笈交到熊貓阿寶手里時,居然是一張白紙。也就是說,要戰勝強敵,靠的不是現成的招數,而在于無招勝有招了。熊貓的肚子大是優勢,熊貓善于搶食物是優勢,靠著這兩招千錘百煉的不起眼功夫,他居然戰勝強敵,成為真正的龍斗士了。在這里,我們看到了中西合璧的勵志篇,美國人說,“每個人都可能成為英雄,只要你想!”中國人說,吃得苦中苦,可為人上人。熊貓吃得苦中苦,終成龍斗士。至此,我方明白:功夫熊貓里透出的自信執著、絕不放棄的精神,顯然是一種世界元素。因而,觀者們通常評論的所謂中國式元素,骨子里只是表現世界元素的道具了。因此,我很失望地嘆息:中國動畫制作者們,缺少的不只是對于中國道具的應用之功,而是對于世界元素的把握之功。因為,任何一則動畫片的出世,需要的不只是畫面的好看,更有內在的精神的張揚,這一點,是我們的動畫制作者們所不足的。當我們居然在討論要不要抵制《功夫熊貓》進軍中國市場時,我們缺少的正是一種對于世界元素的清醒認識。——我敢說,中國動畫制作們對于國貨的概念認識顯然是高于老外們的,但是,如果不能用一種精神的東西擰合起來,那只不夠是一堆道具而已。熊貓,最老實笨拙的熊貓,居然被練成了武功大師,僅此創意,創意后面闡述的精神,就是我們的動畫制作者們包括所謂的熊貓研究藝術家們所望塵而不及的。
熊貓阿寶面對強敵的譏笑時,坦然地說:我不是一只熊貓,我是這只熊貓。是的,我這只熊貓與眾不同,千萬不要說我僅僅是一只熊貓,我在千萬只熊貓中,是最具獨立氣質的一個。
我想,這樣的回答顯然也告誡了中國的動畫制作者們:不要以為這只是許多好萊塢動畫片的一部,呵呵,這是一部名叫作《功夫熊貓》的動畫片。沒有了創意,沒有了世界元素,你不可能復制克隆,獨立的創意,需要你們自己去創造,而不是居心叵測地去搞什么拒絕入境。現實的回答最為直接:我的女兒在《功夫熊貓》的家庭電腦放映中,笑得那么開懷,絕對說明了,拒絕《功夫熊貓》的入境,是多么地荒唐之極。據猜測,《功夫熊貓》是可能有續集的,好萊塢從不缺乏續集大師,《功夫熊貓》中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