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決定,2008年5月19日至21日為全國哀悼日。昨日下午14:28分,廣州上空細雨紛飛,汽笛長鳴,哀傷的氣氛和全國一樣彌漫全城。
在公布全國哀悼日之前,復旦大學教授、歷史地理學家葛劍雄曾于5月16日公開建議以5月19日為全國哀悼日,“以表達全國人民對這次地震災害中的罹難者、在救災中的犧牲者的哀思,并向全世界昭示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對生命的關愛以及億眾一心救災重建的決心”。記者昨日對他進行電話采訪,請他解析為普通遇難者設立哀悼日的原由和意義,以及他作為一個學者對于此次災難的思考。
哀悼是救災的一部分
記者:你為什么提出在5月19日這樣一個時間設立全國哀悼日?
葛劍雄:在“頭七”之日設立哀悼日,首先因為這是我國民間的風俗,先秦時就已開始用這種形式祭奠和紀念逝者。其次是7天過去了,這是一個承上啟下的時間,可以騰出一點時間來安撫失去親人的人們,來凝聚全國的人心,繼續留下希望,驅走悲傷的陰影。
記者:全國各地已經有很多民眾在自發地進行哀悼,網上也有很多哀悼的網頁。現在是救災的關鍵時期,你覺得全國哀悼日與救災的關系是什么?
葛劍雄:這也是救災的一部分。哀悼,可以表達哀思,可以凝聚人心,可以告慰死者,也可以撫慰生者。舉國哀悼,是對于逝者的最高禮儀,從國家領導到普通人,每個人的心中都流淌著悲傷和一種信念,向全世界呈現我們對生命的關愛,對民眾的重視,呈現我們億眾一心救災重建的決心。
另外,設國家哀悼日也是國際慣例。2001年“9·11”事件發生后,美國將9月14日定為全國哀悼日。中國歷史上也有這個傳統,不過一般是為皇帝設立的,惟有這一次是為普通人設立。我覺得這是一個很大的進步,這才是真正的“以人為本”。
記者:你怎么看現在這樣的哀悼形式?
葛劍雄:哀悼不計形式,不要影響正常的工作、生活,尤其是不要影響救援和重建工作的進行,民眾們用默哀表示自己的心意,就已足夠。當然各個地方還可以采用各種各樣的方式,比如四川地震災區當地安葬死者要放鞭炮,我們應該尊重他們的習俗。另外,四川還應該設立周年紀念。
這是全國上下的心愿
記者:除了在媒體公開提議設立全國哀悼日以外,你有沒有嘗試直接和政府溝通?
葛劍雄:我就是在報紙上公開提的建議。之所以不是單獨直接行動,是因為我知道很多人都在這么想,而且網上和各地都已經有了很多自發的祭奠和哀悼的行動。有記者問是不是國務院采納了我的建議,我回答說政府肯定早就想到了這件事。我們表達的,只是一種民意,一種心愿,而不是要給政府亂添要求。這是全國上下統一的心愿。我在建議書里只提出一天,國務院決定了三天,這已經說明政府早已考慮。
記者:昨天下午14時28分的時候,你當時在哪里?
葛劍雄:我是復旦大學圖書館的館長,14時28分的時候,我就在廣播室里,用廣播通知在館里的所有工作人員和讀者原地肅立默哀。但3分鐘過去的時候,我看到有些人還肅立著,就講了一聲“默哀畢”。
記者:唐山大地震過去32年了,今昔相比,你有什么感想?
葛劍雄:唐山大地震時沒有進行全國哀悼,當時處在特殊的歷史時期,“文革”后的特殊形勢對抗災救災產生嚴重影響,很多民眾都是事后才知道發生了地震。當時拒絕一切外援,還為“自力更生”的“革命路線”大加頌揚。而這次四川抗震救災信息透明開放,外國的救援物資和救援人員也進入了災區,這體現了巨大的社會進步。
民眾體現人性的光輝
記者:你一直關注這次地震嗎?這次地震后的救災重建給你最深感受是什么?
葛劍雄:我無法不關注。我為死難的同胞哀傷,也為地震后政府和民眾的表現感到欣慰,也盡自己所能地做了一些事情。對救災工作最大的感受,是我們的制度在不斷完善,我看到了種種新的氣象。比如信息的公開,對民眾的信任,第一時間對世界的公開與開放。國外媒體和民眾表現出來的同情和援助,也是因為他們真正了解了這是怎么一回事,真正知道這是一次什么樣的災難。
尤其是我們的民眾,真的體現了巨大的愛心、理性和人性的光輝。很多行動,政府來不及號召,來不及組織,都是民眾自發的行動。這體現了政府對民眾的信任。而反過來,民眾也對政府表現出了信任。上上下下,一起為了救助災區的人而不懈努力。這種互動、互信、互愛,是這次救災最讓我感動的。
防災抗災知識應普及
記者:“前事不忘,后事之師”,知識界的反思你了解嗎?你對這次地震和災后救援與重建又有什么思考?
葛劍雄:現在是全力救災的時候,我們不希望給這項最重大的任務帶去任何干擾。我覺得,現在不宜糾纏在具體問題上,比如為什么地震局沒有預警等等,而是應該從更大的層面上總結,為后世存經驗。
我的專業是歷史地理。中國屬地震多發地區,加上歷史悠久,文化發達,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