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趙普出生在安徽省太平縣一個貧窮的小山村。他還有一個姐姐和一個哥哥。趙普讀初中時,他的姐姐和哥哥都想結婚,可家里卻窮得連一張新床都難以置辦。懂事的趙普考慮再三,決定放棄讀高中考大學的機會,參軍去!他慷慨激昂地向父母說明自己的理由:“我去參軍,既可以為家里節省學費,又能在部隊得到鍛煉,還能為家里爭得榮譽,復員后沒準還能找到工作,是一舉四得呢!”
就這樣,1987年12月,16歲的趙普離開家鄉,到北京某后勤部隊當了一名士兵。在新兵連的聯歡晚會上,他表演了詩朗誦。在場所有官兵都被他飽含真情的表演打動了。新兵連訓練一結束,他就被分配到連隊廣播室當了廣播員。為了做好廣播員的工作,趙普每天晚7點總會準時守在電視機旁,從頭到尾仔細揣摩《新聞聯播》主持人的一言一行,暗暗發誓以后要成為一個像樣的電視節目主持人!
然而,1990年3月,趙普退伍后,卻到安徽省體育局下屬的省體育館當了一名保安。要強的他想:雖然是金子總會發光,但埋在地下與一塊石頭又有什么兩樣?只有朝理想不斷努力,有一天機會降臨時才會被伯樂發現。
從此,每個月幾百元的工資,大部分都被他用來買有關主持藝術的書籍。
為了練好普通話,咬準每一個字音,每天下班后,他都會將《新華字典》上的字連同拼音抄滿6頁,折成小卡片,放在衣兜里,一有時間就一個字一個字地進行練習。為了練好形象和表情,他又專門從書店里搜集一些印有電視主持人形象的掛歷,貼在鏡子旁邊,對照著模仿。
功夫不負有心人。不到半年,趙普的普通話就已練得爐火純青,就連當初曾笑話過他的同事,也都紛紛豎起大拇指,稱贊他的普通話說得順溜。
不久,機會真的降臨了。1991年,安徽省氣象臺面向社會公開招聘一名臨時氣象播報員。雖然,氣象播報員只有短短3分鐘的出鏡時間,而且還只是一個每月只拿200元勞務費的臨時工,但趙普還是決定試一試。
他向氣象臺主管人事的領導,遞上自己的簡歷。然而,那位領導只是草草地掃了一眼,便丟還給他,面無表情地說:“招聘對象的首要條件是必須具備本科以上學歷。”
看到對方如此怠慢,趙普心里難過極了,但是他不甘心就這樣錯過機會。
于是,他壓制住自己的情緒,誠懇地說:“雖然我沒上過大學,但我學習了很長時間的主持藝術,懇請您給我一個機會。”
這位領導聽趙普的確吐字清晰準確,又經不住他苦苦請求,最終同意讓他試一試。經過考核,趙普的綜合素質竟遠遠超過其他競爭者,應聘成功了!
誰能想到,趙普并不滿足當一名臨時氣象播報員,而是想以此做敲門磚,最終成為正式而且出色的電視節目主持人。因此,為了能夠系統地學習和掌握有關播音主持的知識,趙普報名參加了北京廣播學院的自學考試。從此,他一邊當好體育館保安,一邊抽時間做好臨時氣象播報員,一邊自學,每天都忙忙碌碌。
然而,這樣準備了近3年,正當他蓄勢待發時,一連串的打擊突然向他襲來—1994年11月,趙普的父親因患膀胱癌不幸去世;3個月后,他又意外地接到了體育館“不再續聘”的通知!
越挫越勇,下崗了還能從頭再來
接連遭受喪父和下崗的雙重打擊,24歲的趙普并沒有抱怨命運的不公。下崗后的趙普立即開始在合肥找工作。然而,整整兩個月過去了,他連當搬運工的活兒都沒找到。
最終他只好拿出了僅有的2000元積蓄,加盟了一個同學的服裝攤位,賣服裝。
從此,趙普可謂是身兼數職,為了謀生而不得不放棄自學考試。白天,他是服裝小店的伙計,為了淘到物美價廉的貨物,他必須凌晨趕往千里之遙的武漢市漢正街,與小商小販們討價還價淘出新貨,并且在天黑前趕回合肥;而夜晚,他則是衣著光鮮的臨時氣象播報員。
雖然服裝小店在趙普和同學的精心打理下,生意越來越紅火,但每天巨大的失落感卻使得他的內心十分痛苦。一種想要成為真正主持人的渴望,仍然強烈地刺激著他的內心。
恰在這時,北京廣播學院播音系干部專修班正在全國招生。這個消息就像一支強心針,扎在了他那夢想“休克”了幾個月的心間。他毅然決定報考。但他從招生簡章中得知,北廣播音系屬藝術專業,既要考文化課又要考專業課。文化課需要參加全國統一的成人高考,專業課則是寄送本人主持或播音的作品。
此時已是1995年6月,離文化課考試只剩下4個月了,他能在這么短的時間里學完整整3年的高中課程嗎?
朋友們都覺得這是天方夜譚。但趙普想:是男人就要像上戰場那樣去戰斗,只要自己努力了,即使失敗了也不會留下遺憾。為此,他給自己制訂了詳細的學習計劃,從早上5點到子夜一點,所有的時間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