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娛記第一人查小欣,在娛樂圈摸爬滾打28年,親眼見證了幾代明星的成長、走紅、衰敗,在與藝人的接觸中,查小欣漸漸看透了這20年香港電影明星的規則和變化。
TVB的藝人EQ都很高
從電視臺出來的藝人,出手是最好的,比如說最基本的,他不會遲到。因為在TVB,你遲到就會有記錄,扣印象分,扣高層心理的分。高層會在心里說:這個頑皮,這個不好。10個新人擺在TVB高層面前,大家外形都不錯,演技都沒有了,那選什么?要捧就捧最乖的那個。你是不是守時,有沒有禮貌,人緣好不好。手指一點女一號就給誰。
所以TVB的藝人必須把自己培養得很好,EQ要很高,給人罵的時候也不會頂嘴。片場壓力很大,哪里做得不好,導演一句粗口就出來了,所以這樣環境下出來的藝人,他們都會很小心,質素都會很好。
香港的新人其實也有,只是他們拍的電影都是一些小成本的電影,你們在內地可能看不到。要你們能夠看到的電影需要很大的電影。香港的男演員很有幾個有票房號召力的,劉德華,梁朝偉,周潤發,成龍,梁家輝。這幾個男的都還在黃金期。但是女演員要有內地市場的,我看只有鄭秀文,其他就沒了。劉嘉玲不拍了,張曼玉不拍了,關之琳連廣告都不拍了,新的一輩要有內地和海外市場的真的很少了。她們不僅沒有機會,也沒有能力,她們的演技真的可以嗎,不需要我們判斷,投資方已經有定論了。
急功近利是新人致命傷
從前的藝人就很“硬”,他們可以不睡,也不怨,從來沒有聽他們講辛苦,7個晚上不睡覺也不會說。你看從前的藝人從來沒有“夜蒲”被人家拍照這樣的事。他們都知道這是必經的一個過程,都愿意去接受。
現在的香港年輕人,都已經沒有耐心。好像是劉德華跟我說,他們準備在外面開個演藝培訓班,三個月一期,但是來的同學卻說,可不可以快一點,一個月行不行?大家都很急,要成名要賺錢,但是他們都忘記了,這之前要先把自己做好。現在年輕人,老是說我沒有機會;但是你真正給他機會的時候,他又沒有這個能力。所以香港是危險的。你看韓國的演員,基本都是大學畢業的,你看李英愛,是學外語的,所以她有那種氣質,出來講話表達的方式很與眾不同。對于香港演員,你不一定非要大學畢業,但是你應該去看書啊,去學習啊,放假了也不知道去學跳舞、學唱歌、學演技。
現在也有一個問題就是,經紀人把一個新人簽回來之后,為了賺錢,就很急地把你推出去。他們會把你照顧、安排得很好,導致現在的新人獨立能力很差,腦袋用的很少,連自己的通告都不用記。有時候我們訪問她們,就覺得很好笑。我問他,你做完訪問了去哪?他轉頭就問經紀人,我接下來去哪?我說你怎么不記得了?他說,我不是不記得,我根本就不知道。我只知道今天要帶6件衣服。
但是也不能全怪他們。公司為了賺錢,就把他們的通告排得密密麻麻的,賺錢賺錢賺錢。大家都很急,沒有時間去修煉。
劉德華知道每件新事物
有一次我跟劉德華講,張藝謀那個《劉三姐》很好看!他居然說,我已經看了。我說,你怎么可能去看,你是劉德華啊,你不能去啊。他說,我把那個錄影帶拿回來了,幕后的東西我都看了。
我們說起大衛·科波菲爾,他就說,我也學了。我選了4個魔術,準備在演唱會上用。后來真正開演唱會的時候,他又沒有做這個魔術。我問他為什么,他說太多人做了,我不要,我要想些新的出來了。
今年我跟他喝茶,他說,來,我跳個舞給你看,好不好看?我準備演唱會上用。我問,你什么時候開演唱會啊?他說,明年9月……等到明年9月他肯定不會用這個了,他會說,那個已經out了,他會又學些新的東西出來。
你看他投放的時間,真的是24小時都在學習。不是這樣,你沒有辦法在這個行業站起來。
造星工廠·衰敗現狀
今年的香港金像獎,不僅內地女演員連續第4年捧走了最佳女主角獎項,連最佳男主角都成了內地的。在香港電影的萎靡背景中,香港明星的繁華時代也已不再。“每部戲都得是劉德華。”有導演這樣抱怨。
昔日的造星工廠TVB不停裁員,曾經輝煌的無線藝員訓練班逐漸變成傳說,造星工廠的衰敗直接導致了香港演員后繼無人。看一眼今年金像獎的最佳男主角和最佳男配角的9位提名人,除了內地的李連杰和歌手出身的鄭中基,其余全部都是TVB出身。
從1971年起,TVB開辦無線藝員培訓班,每名報名者經過數輪淘汰之后進入長達1年的培訓。而1984年起,藝員培訓班改制,分為藝員招募、舞蹈藝員招募和司儀招募,訓練期也由一年縮為3個月,并且不再每年招學員。事實證明,最終叱咤香港影壇的演員大多數來自1年期的培訓:周潤發、周星馳、梁朝偉、劉德華、劉青云、吳鎮宇……
除了TVB的衰敗,內地的市場需要則成為了香港女演員的災難。在合拍片中,投資方通常會啟用香港的男演員,根據規則,女演員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