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功夫之王》從北美市場拉開全球上映序幕。最新一期美國《時代周刊》發表評論,資深影評人理查德.克里斯(Richard Corliss)稱贊成龍
李連杰
是永不放棄的功夫明星。
理查德-克里斯寫道:“在最新的一部亞洲和美國合拍的神話電影《功夫之王》中,成龍飾演的醉僧魯彥對李連杰飾演的默僧說,“結束后我們會殺死對方”。但是,當這兩位值得尊敬的香港武打電影高手真打起來的時候,能否堅持到拍攝結束,還不得而知(我們看到成龍每一部電影結尾都是他親身上陣的受傷段落)。盡管做足了安全措施,兩位巨星還是得在打斗場景中親身上陣。這也是成為功夫巨星的代價:展示自己天賜的好身體,同時忍受折磨。簡而言之,就是男性氣質受虐狂(macho masochism)。
為什么他們的銀幕生涯會比西方動作明星更長呢?從童年參演小角色開始,成龍已經在接近100部影片中露面。李連杰則馬不停蹄地拍了26年電影。以他們的身體,更別說觀眾,現在還不該放棄么?史蒂夫.西格飾演的角色不到20個。尚格-云頓輝煌的銀幕歲月不過十年。阿諾德.施瓦辛格做了20年動作明星,已被認為是黃金標準。
和同一代的好萊塢動作明星比較,成龍和李連杰的表演扎實樸素,而且幾乎是在玩命。施瓦辛格、史泰龍、查克。諾里斯——他們看上去都健康且肌肉發達,有的還會些武術。但是當需要舉起重物時,特別是在銀幕生涯的中期,問題就出來了。并不是說這些男人缺乏將自己置于危境的勇氣,而是他們的體系中,那種逞能并非必須,甚至是不被允許的。香港電影將動作的現實感視為榮譽之徽,而好萊塢只是一個夢幻工廠,他們的動作明星是價值極高的商品,必須像初生嬰兒一樣小心呵護。制片廠培養他們是為了20到30年的表演生涯。讓他們出演最大膽的特技?算了吧,我們還有替身。
如今,這些往日的好萊塢肌肉男只是偶爾在動作片中出現,或是忙于直接制成DVD的工作室,又或是息影從政。但是成龍在以《醉拳》一片成為東亞明星之后三十年之后,仍然有橫跨兩大洲的事業:在家鄉的粵語電影,在好萊塢的《尖峰時刻》系列電影。李連杰以《黃飛鴻》一片成為香港超級巨星之后,繼續以《致命羅密歐》和《霍元甲》之類的大片在西方打拼。
當然,成李二人都比史泰龍或諾里斯年輕,這一點也是事實;成龍這個月就54歲了,而李連杰也45歲了。但是這兩位明星從童年開始就從未間斷過嚴格的身體鍛煉。按照香港動作電影的算法,他們倆的真實年齡已經分別是108歲和90歲了。
成龍和李連杰很接近好萊塢早期的喜劇明星:卓別林、哈羅德。勞埃德,都是從青年開始就登上銀幕。在充斥著拼命三郎式孔武有力的大屏幕上,他們以自己的優雅表演和大膽的特技而自豪。有聲片時代來臨后,好萊塢用對白代替了動作。動作電影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卷土重來(部分原因是李小龍出演的香港武打電影大獲成功)之后,特技替身演員制度就牢牢地固定下來了。今日大部分好萊塢動作電影明星有了視覺特效相助,很少需要自己親自上陣玩命了。
與此同時,在《功夫之王》一片中,成龍李連杰兩人仍然繼續以真功夫肉搏,讓觀眾大呼過癮。也就不奇怪為什么觀眾如此忠誠。觀眾信任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