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龍和李連杰雖同為武林泰斗,但此戰之前并無深交,江湖甚至傳說兩人水火不容。然而書生知曉,二者實則惺惺相惜。因為二人的過去——那兩段寂寞滄桑路是何等的相似。
成龍:拿命換來一聲“大哥”
小時候的成龍不喜歡讀書,酷愛打架,結果讀完一年級就輟學了。因為喜歡看武俠片,成龍在父親的帶領下拜當時著名的京劇武生于占元為師。
底層出身:跑龍套兼演床戲
成龍在于占元手下當了11年學徒,練就一身扎實的基本功。1972年,他簽約成為大地公司的首批武打明星,在《頂天立地》和《女警察》中擔任配角。但兩部影片的票房加起來不超過30
萬港元,公司很快倒閉了。不久,成龍參演了邵氏王牌導演李翰祥的《金瓶雙艷》,雖然仍是配角,但他的喜劇天分卻吸引了不少大導演的注意。之后,成龍終于當上了主角,甚至還在《花飛滿城春》中跟當時號稱“肉彈”的艷星米蘭演了場半裸床戲。但可惜,這些作品都沒有打響。
機會降臨:做“李小龍第二”
作為功夫新星的成龍無法出頭,跟當時李小龍太紅很有關系。1973年李小龍突然去世,成龍終于迎來了出頭天。1976年,一直很看好成龍的羅維請他出演《新精武門》,此前,正是羅維跟李小龍合作執導的《精武門》,令李小龍紅遍東南亞。《新精武門》放映后,成龍一炮而紅。之后,他連續拍攝了《少林木人巷》等8部電影,成為香港的一線功夫明星。當時,羅維一心想把成龍塑造成“李小龍第二”,可惜模仿并不適合成龍,當時,成龍主演的一系列功夫片都票房失利,成龍的名字成為了票房毒藥。
關鍵轉型:喜劇背后的傷疤
1978年,成龍被吳思遠公司看中,被借去拍攝功夫片《蛇形刁手》的電影,沒人想到這部影片奠定了成龍日后成為超級功夫巨星的基礎。在這部戲中,成龍加入了大量喜劇元素,《蛇形刁手》成為當年香港票房最高的電影。第二年跟袁和平合作的《醉拳》之賣座則令成龍巨星的地位更加穩固。此后,成龍便正式當起導演。
雖然喜劇是成龍的特色,但讓他樹立功夫片“大哥”地位的卻是他的“拼命三郎”精神。當時,以洪金寶帶頭的洪家班和成家班斗得你死我活——洪家班做個危險動作,成家班馬上就做個更危險的。當時的成家班沒有一個人能有保險。成龍經常受傷,最終的一次是在南斯拉夫拍《龍兄虎弟》,因為從高空墜落,成龍頭骨凹陷,差點死掉,至今他的左耳仍聽不清聲音。
艱辛西行:打敗好萊塢歧視
在香港獲得成功后,成龍正式進軍美國市場。1979年10月,嘉禾老板鄒文懷在好萊塢宣布投資6000萬美元拍攝6部有國際巨星參演的大制作,第一部就是成龍主演的《殺手壕》,但票房只收了500萬港元。后來拍攝的《炮彈飛車》系列和《威龍猛探》,同樣沒有在美國打響。
成龍在好萊塢的失敗,主因是他的功夫并不適應好萊塢的拍攝手法。因此,1994年,當唐季禮攜手成龍拍攝《紅番區》,他終于找到了東西方電影文化的完美平衡點——這部戲最終成為香港電影歷史上首次登上美國電影票房榜首的作品。
回歸:重做港片的“老大”
《紅番區》成功之后,成龍繼續在好萊塢闖蕩。《一個好人》和《尖峰時刻》系列票房都不錯,高峰時成龍的片酬達到2000萬元美元, 但這些根據西方口味定做的影片卻不斷受到國內觀眾的批評。最終,成龍選擇了東西方市場同時兼顧的策略,回香港拍攝了《新警察故事》、 《神話》和《寶貝計劃》,為低迷中的香港影市注入了一針強心劑。
在近年拍攝的一系列港片中,成龍再次轉型。跟之前純粹喊打喊殺的作品不同,成龍刻意在自己的作品中加入了一些文藝因素,但效果并不盡如人意——畢竟,人們還是看慣了成龍的打戲。但成龍并不氣餒,他繼續在自己的電影中拼命,同時全面介入慈善事業。如今,“大哥”已經成為成龍在娛樂圈的“尊號”,他的票房和號召力在華語電影圈依然獨一無二。
成龍:“如果沒有李小龍,人們也不會知道成龍,但我從來就沒有想過要當第二個李小龍,我只想當第一個成龍。”
【成龍拼命記錄】
1975年,拍攝《少林門》時被打致完全失去知覺。
1978年,拍攝《醉拳》時眉骨受傷,眼角被踢爆。
1978年,拍攝《蛇形刀手》時被踢掉一顆牙齒。
1980年,拍攝《師弟出馬》時鼻骨撞裂。
1982年,拍攝《龍少爺》時下腭撞傷。
1983年,拍攝《A計劃》時頸骨重傷,鼻骨再次撞裂。
1985年,拍攝《威龍猛探》時傷手和指骨。
1985年,拍攝《警察故事》時脊椎骨第6-8節及骨盆撞到移位。
1986年,拍攝《龍兄虎弟》時腦出血,左耳頭骨凹陷,碎骨內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