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時間4月9日21點30分,隨著最后一個音符在氣宇軒昂的節奏與旋律中嘎然而止,觀眾的掌聲也如雷鳴般響徹紐約林肯中心,所有的觀眾都站立了起來,隆隆的掌聲夾雜著歡呼聲喝彩聲一并拋向了舞臺,拋向了兩個來自中國的偉大藝術家——譚盾和郎朗。他們三次反場謝幕,而觀眾更是久久不愿離去。這個夜晚,他們注定將為華人音樂史寫下意義非凡的篇章,在《黃河協奏曲》之后的半個多世紀,這是由華人音樂家創作的鋼琴協奏曲第一次登上世界藝術的殿堂。
譚盾郎朗
創作靈感源于中國武術
在演出開始前,背景大屏幕上播放了一段譚盾的簡短演講,他說,自己一直在思考,在貝多芬、柴可夫斯基、拉赫曼尼諾夫等偉大的音樂家之后,要怎樣才能創作出一首具有時代精神的鋼琴協奏曲呢?他的靈感來自于剛柔并濟的中國武術。和武術一樣,他尋求的是一種真切扎實卻超然于物的藝術感染力,時而平緩柔和的旋律,卻有堅韌的力量和無處不在的爆發力,時而轟然迸發的節奏,又流淌著禪宗般無與倫比的神秘氣息。仿佛是水火交融一般,有時水占了上風,有時火成了主導,演繹著最激烈的沖撞和最糾結的交會。
譚盾認為,這首鋼琴協奏曲帶給人們的是相當新穎的概念,在整部協奏曲中鋼琴既是旋律也是節奏,有時候甚至要把鋼琴當作鼓來打。在演出時,這一表述得到了證實,而郎朗的表現也可以用完美來形容。有時,他可以如此輕柔地拂過琴鍵,全場觀眾便鴉雀無聲,仿佛要屏息傾聽才不至于打擾這靜謐柔軟的旋律;有時,他又會用手指、手掌、拳頭、甚至是手臂來敲擊錘打鍵盤,和整個樂隊合奏起來有種讓人窒息的震撼力。譚盾說,用手指可以彈出昆曲的柔情,拳頭要敲出京韻大鼓的節奏,手掌要迅猛,手臂則要有出臂如風的效果。而正是這種前所未有的音樂表達,讓整首鋼琴協奏曲擁有了既浪漫又現代、既東方又西方的神秘氣息。
集體彩排僅四小時
由于時間緊張,這首鋼琴協奏曲總共只有2天的彩排時間,每天也只有短暫的2小時。4月8日上午10點第一天集體彩排時,譚盾才第一次完整地聽到了自己的作品,而郎朗彩排結束后還要立刻飛到費城開自己的獨奏音樂會。因此,兩位音樂大師只有短短20分鐘時間交流,讓身邊的工作人員都為演出捏了一把汗。可譚盾似乎一點不擔心,他也笑稱郎朗絕對是武林高手級的人物,演奏這部作品一定能做到駕輕就熟。而事實也證明,當晚的演出已經成為了紐約藝術界熱議的話題。全世界最知名的演出商都趕來觀看鋼琴協奏曲的全球首演。
據悉,在很短的時間內,已有演出商找上門來。現已確定,7月初,譚盾將在德國舉辦一場特別的中國之夜音樂會,屆時將再次演奏譚盾創作的鋼琴協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