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澳、德三方投資4000萬美金聯合制作的史詩大片《黃石的孩子》終于在4月3日登陸天津院線。影片集合了好萊塢頂尖班底,既有中國一線巨星周潤發、楊紫瓊的加盟,也有好萊塢帥哥靚女喬納森·萊斯·邁爾斯、瑞達·米歇爾領銜,中國式情節與好萊塢制作模式的結合吸引了眾多媒體和影迷的關注。
《黃石的孩子》劇照
盡管這是一部與戰爭有關的好萊塢大片,但整個影片在人物塑造、敘事方法、情節設置等方面都有一種“溫和”的傾向,這或許會令很多人覺得不夠刺激,但正是在這種溫和的氛圍里,卻有一種真實的、緩緩流淌的力量直指人心。
故事情節
劇情雖不新鮮
但真實感動人心
單純從劇情來說,這是一個并不新鮮的有關“救贖”的故事。
影片改編自真人真事。上世紀三十年代末,中國的廣闊大地籠罩于侵華日軍的烽火之下,英國記者何克(喬納森·萊斯·邁爾斯飾)冒著生命危險闖進正在被日軍屠城的南京,偷拍到了日軍對市民的屠殺后不幸被俘,在將要斬首的瞬間被新四軍陳漢生(周潤發飾)解救。在新四軍護士麗(瑞達·米歇爾飾)的建議下,何克來到黃石的一個孤兒院,這里生活著60名日寇屠殺過后幸存下來的孤兒,他們的心靈都深受戰爭創傷。從此何克肩負起關懷、照顧這些孩子的責任,為了避免這些孩子再次受到殘害,何克決定帶領這些孩子千里跋涉到沙漠的邊緣小城山丹逃避戰火,自己卻在到達小城后因破傷風而離開了人世。
影片的另一條主線是何克、陳漢生與麗之間的三角戀情。來自異國的麗起初和陳漢生產生了愛情,但是漢生選擇了為國家而戰,犧牲了自己的小愛。后來何克也愛上了勇敢、獨立的麗,他在物資匱乏的情況下盡可能地為麗創造溫馨與浪漫。在帶著孩子們轉移的路上,漂泊的麗最終被何克寬容而溫柔的愛感動,但最后何克卻死在了麗的懷中。
電影語言
拍攝手法平實
煽情不著痕跡
從敘事角度來講,影片過于平鋪直敘,全片使用順序,連閃回鏡頭都很少,整體上節奏過于平緩,缺乏抑揚之變,拍攝機位、后期剪輯都沒有使用花哨的技法,在電影語言的使用上可以說是十分平實。不過,故事本身的真實動人使得這種平實具有一種獨特的美感。
在內容選取上,該片幾乎完全避開了正面戰爭的激烈場面,除了影片開始時的屠殺場面造成了視覺震撼外,其他地方的處理都比較溫和。值得注意的是電影中反復出現的一個意象:天空中盤旋的轟炸機,無論是幾次對地面轟炸,還是何克與孩子安靜生活時聽到的飛機轟鳴,時刻提醒著人們即便是在最祥和的時刻,戰爭的危機也從未遠去。或許影片想要告訴我們的是,戰爭對生命造成的傷害是慘重的,但其所造成的心理陰影更為可怕。
在感情的處理上,雖然可以大做煽情文章的地方很多,但導演卻始終表現得冷靜而克制,沒有過多的刻意表現,只有在何克去世時才使用了一些煽情的鏡頭和對白,令觀眾的淚水在這一刻無法克制。片尾字幕打出的同時,播出了對人物原型的采訪,當年與何克一起生活過的孩子如今已過古稀之年,而今還健在的老人們逐個出現,動情地講述他們心中的何克——“都說人沒有完美的,但我們覺得他是個完人,是沒有任何瑕疵的完人。”“我們弟兄四個都不知道自己的生日,我們的生日都是7月22日,就是何克去世的日子。”這一刻,情感的力量噴薄而出,震撼人心。
可以說,如果想要看刺激的戰爭場面,《黃石的孩子》不是一個好的選擇,但它以獨特的視角展現了戰爭對士兵以外的最廣大人民造成的影響,以一種質樸的真誠表達了至深的情感。
美中不足
風格過于西化
整體瑕不掩瑜
影片的一大缺憾是過于西化,特別是周潤發的行為舉止和對白,雖然可以解釋為他在劇中的身份是一位在西點軍校學習過的“海歸”,但英文句式的使用、過于典型的西式幽默出現在一位新四軍戰士身上還是令中國觀眾難以接受。楊紫瓊扮演的老板可謂韻味十足,但對其與主人公交情的描述也稍顯欠缺。影片的一大敗筆是何克去世后一個孩子官腔過濃的悼詞,內容大致是“他為了我們而犧牲了自己”等等,完全不像出于一個孩子之口。
總之,《黃石的孩子》是一部中規中矩的電影,它具備了一部好萊塢主流影片的一切要素:拯救與自我拯救以及愛與犧牲的主題,俊男靚女的亂世愛情……《黃石的孩子》或許在拯救的主題上不如《辛德勒名單》深刻,在烽煙愛情的主題上不如《英國病人》充滿張力,但西方電影人以充滿誠意的姿態回顧了一段國際人道主義救援的故事,加上這段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