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報人,楊曉雄從昔日的《戲劇電影報》總編輯兼總經理的位置上轉向了自己鐘愛的影視創作,這一步無疑是成功的。在楊曉雄近幾年的影視創作中,《大清藥王》、《天下第一丑》以及我們正在看的《大漢天子》均出自楊曉雄的筆下。
楊曉雄以前一直說辦報是自己的職業,而影視創作才是自己的專業。的確在做報紙的那段日子中,楊曉雄依然為陳佩斯的電影《太后吉祥》創作劇本,成就了叫座的影視作品。生活中的楊曉雄很喜歡歷史,而且很喜歡研究文字,這可能與他是學中文的出身有關。尤其在創作《太后吉祥》時,經常與陳佩斯和導演金韜溝通,陳佩斯的建議慈禧部分情節要還原歷史不能只單單戲說,這也符合了楊曉雄對劇本創作初衷和對于文學的研究,使他后來在《大漢天子》中有關東方朔的塑造上大顯身手。《太后吉祥》劇本創作完成后經過3次修改才算確定下來。
《大漢天子》劇中,陳道明憑借楊曉雄的劇本把中華幾千年流傳下來的文字貫通其神講解出來,讓觀眾著實感覺到了老祖宗造字的偉大。憑著陳道明的一張嘴,《大漢天子》在臺灣播出后當地媒體即時就發表了一篇題為《大漢天子編劇是神算》的報道。楊曉雄告訴記者,現實生活中他僅是對漢文字有研究,而測字說白了就是利用人的心理活動做文字游戲。比如在《大漢天子》中,東方朔明知劉義已死,而后借著一個“我”字大講特講,把個老謀深算的竇太后唬得暈里糊涂。
楊曉雄現在的職位是家鼎鼎有名的文化公司的影視藝術總監,他說自己特別喜歡清朝與民國時期的歷史。而寫漢朝戲是他生平第一次。楊曉雄說漢武帝一生在位50多年,是中國歷史上除了康熙帝在位最長的一個皇帝。“他結束了漢朝對匈媽屈辱和親的歷史;他以郡縣制加強了中央集權制,從而解決了地方諸侯稱霸割據的局面”,提起漢武帝楊曉雄似乎有著說不完的話。
鑒于《雍正王朝》、《康熙帝國》的影響,《大漢天子》單從名字上判斷誰都會以為它是歷史正劇,而當觀眾真的踏下心來看這部劇時才發現他僅是借了一個真實的歷史大事件,其中的主人公均在不同痕跡間留有現代時尚感。年輕的漢武帝恨不得與幾個發小“哥兒們”相稱,讓觀眾不知不覺間猶如到了《少年包青天》的場景。對此,楊曉雄解釋說,他要的就是借古裝劇傳神的目的。“我試圖用年輕人的視覺看古人,我對于古人有著自己的理解”,楊曉雄說漢武帝首先是個人,他也與正常人一樣有著七情六欲,起用黃曉明等年輕演員正是為了讓他們發掘年輕漢武帝身上的人性自然。
所以當《大漢天子》在各地方臺首播遭到個別觀眾對歷史咬文嚼字時,楊曉雄等人果斷決定在衛視版,即現在版本中將幾個關鍵配角改名,以突出它的娛樂性。于是觀眾就看到了東方朔成了東方慧、李陵成了李勇、張湯成了張固、郭舍人變成郭得仁。“別把我們當歷史看,我們做的就是一部古裝青春傳奇劇”,楊曉雄說,這就像《三國演義》與《三國志》的關系一樣。
即便楊曉雄一再強調自己要做的是戲說類歷史劇,但他卻是用著處理歷史正劇的精神挖掘素材的。楊曉雄告訴記者,為了這部戲,他曾親身在未公開示人的漢武帝相關墓穴中求證。有了這樣的精神,在《大漢天子》中除念奴嬌及秋嬋為實打實虛構外,其余人物均有史可查。楊曉雄透露,目前《大漢天子》二部《漢武雄風》已拍完,其主題是圍繞汗血寶馬展開。其第三部片名未定,也在拍攝計劃之中。
(記者:胡桃)